西太平洋副高相关论文
7月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登陆热带气旋较历史同期明显偏多,重庆、川东等地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是今年夏季突出的两......
该文利用1958-1998年NCAR/NCE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Scripps海洋研究所提供的0-400m上层海洋月平均的热含量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层次位势高度场及前冬北太平洋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的关系,得到:丰梅年,同期高纬地区呈双阻型,西太副高偏西偏强......
我国夏季的天气气候特征与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层的南亚高压关系密切,夏季在对流层高层处于庞大的南亚高压东侧,对流层中、低......
本文用NCEP/NCAR500hPa季、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定义了冬季(12~2月)和12、1、2月逐月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S)、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
采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研究2005年6月华南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
采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根据特定区域涡度值,定义描述西太平洋副高东西位置的指标,并利用该指标研究了6月副高东西位置变动......
用气候海温强迫CCM3.6模式模拟了30年的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 用实测海温强迫CCM3.6模式模拟了1900~2000年期间的副高强度指数. 模拟......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第2版(CFSv2)提供的2000-2010年夏季逐日500hPa位势高度历史回报试验结果,通过均方根误差分析等方法,检验评估......
2000年秋季,河南省出现了历史少见的继夏季全省异常多雨之后的秋季多(阴)雨.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由弱到强的变化及贝加尔湖......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这次水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反思与对策。随着科学技术......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1974-2006年逐月的北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的北半球500hPa和1000hPa高度场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相关分......
今年吉林省夏季 (6-8月 )总的天气特点是 :气温与常年接近 ,降水接近常年略少。气温和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明显 ;多局地暴雨和冰......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
这份报纸在第二十个世纪集中于在和平的十的摆动(PDO ) 和东方亚洲夏天季风(EASM ) 的十的变化的阶段转变之间的关系。第一转变发......
摘要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
华南地处气候年际变化很大的东亚季风区,近年来秋冬春干旱灾害频繁,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干旱灾害给华南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
针对1999年夏季辽宁出现少雨干旱气候异常现象,通过对其进行气候背景及物理因子分析,总结出导致夏旱的物理成因,进而提高灾害性天气的......
通过资料分析和诊断, 揭示了在2003年6~7月淮河流域暴雨期间, 西太平洋副高相对偏北并且呈现南北变化相对稳定、东西变化明显的特征......
利用所发展的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东亚地区区域气候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初夏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与亚洲夏......
2014年夏季河南省西北部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干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灾害。选取豫西北的焦作为代表,利用1979......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全国753站中贵州省16站逐日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的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采用经验正......
2007年我国年平均气温为自1951年以来最高的一年。春季北方沙尘日数偏少,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秋季江......
利用1961—2010年中国东北122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60站月平均温度资料,对东北6月、7月......
通过对多年平均的逐日资料的分析表明,夏季不同区域副热带高压脊轴的垂直结构和活动特征存在明显不同,这与空间非均匀加热的分布密......
从天气系统、大气层结、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物理量场等特征对2017年8月17—18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降水天......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与非绝热加......
本文利用临安市1966~2010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位势高度月平均资料、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和赤道太平洋海温等资料,分析了临安......
利用小波分解、相关分析、解释方差及位相对比方法,分析讨论了近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结构特征与对应关系.分......
分析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认为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和相对稳定、西脊点偏西以及三次南北和东西振荡的中短期活动过程......
采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SCSMEX等资料,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研究了1998年6月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分析了由春向夏的季节转换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大尺度环流和温度场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4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
利用1951-2000年北太平洋海温和副高特征量资料,探讨了夏半年副高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发现影响副高活动的海温关键区赤道东太平洋前......
以北非高压的5个指数为基础,分析了北非高压的气候特征:北非高压强度越强,范围越广,东伸越明显且脊线偏南,反之偏西偏北;北非高压......
西太平洋暖池、西太平洋副高和Hadley环流互相影响,对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天气变化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引入重心的概念,分别描述了西......
利用1970~2000年6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20~30°N,115~125°E)区域内500 hPa的涡度变化选取了12次西太平洋副热带......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拟牛顿法通过菱形15波截断的谱方法对无强迫无耗散的正压涡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1987—2006年共20a......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特征和存在的周期,通过对Nino3区海温、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小波变......
针对近赤道海温对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引入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对赤道东太平......
通过分析山东近40年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山东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山......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
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
Two Northward Jumps of the Summertim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
基于西方的和平的副热带的高度(WPSH ) 的五平均数 ridgeline 索引,识别的作者二向北方从 1979 ~ 2008 WPSH 跳并且与热带 SST 异例......
根据1971—2013年山东省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了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EEMD、反距......
对2006年云南盛夏严重的高温干旱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不利于将孟加拉湾等地......
赤道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而副热带高压是造成云南省2009/2010年秋冬季节干旱的直接原因,文章以副热带高压......
首先对850 hP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和面积指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副高位置和面积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利用NCEP/NCAR月平均海表温度及北半球大气环流分析资料,系统研究了热带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状况下东亚初夏(5、6月份)大气环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