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共国际师相关论文
萧华(1916—1985),原名萧以僔,江西兴国县人。1929年起担任共青团兴国东北特别区委书记,共青团兴国县委委员、县委书记。1930年调入中国......
萧华上将是从中央苏区走出来的“红小鬼”。他在人民军队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其中,作为人......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
......
前不久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共江西省于都县委和于都县人民政府举办的有关红军长征纪念园项目的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是土地革命的先进区域,是扩红支前、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工作的模范。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参军参战......
战功赫赫,伤痕累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有两位独臂将军——彭绍辉和贺炳炎。两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前者右,后者左。两人还......
萧华(1916—1985),原名萧以僔,江西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调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营、团......
一曲《长征组歌》唱遍中华大地。周恩来曾17次观看过组歌演出,并针对一些向组歌作者大泼污水的心术不正之徒,愤慨指出:“他写的《长征组......
193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时称“少共中央局”)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得到了......
陈光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已经陌生了,但提起我军历史上的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攻克腊子口、平型关大捷,广阳大捷等重大战......
《长征组歌》这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史诗,是迄今为止中国文艺舞台上演出最多、银幕上复制最多的作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奠基石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下辖25个县,闽北苏区占了其中11个县。这11......
钟效培是江西苏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工作先驱,是我党我军一位才华卓绝的青年领导者。他用年仅28岁的生命,谱写了一首不畏强暴......
【正】武夷山市(原崇安县)中心有一座木结构清代风雨廊桥——余庆桥(图一),横梁上分别写有十二幅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由西向东依次......
<正>2月7日至10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开展"新春走基层"调研活动,深入永安了解革命遗址情况。我有幸作为调研组的一员,亲身经......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星辰的开国将星中,有一个名字曾经威震敌胆,屡建功勋,熠熠生辉。但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他的名字便淡出了人们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少共国际师成立誓师大会遗址位于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大校场。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政治部在江西省宜黄县西南红军总部驻地召开全军......
<正> 在人民共和国璀璨的开国将帅中,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勇、杨得志、梁兴初……3名元帅、2名大将、400多......
<正> 提起陈光,许多老同志大概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我军一名功绩赫赫的战将。抢渡乌江天险,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夺取直罗镇,......
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谈起萧华,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39岁的他成为开国上将,就“最年轻上将”而言,迄今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部划时代的艺术精品,为什么出自一个小红军出身的上将之手?曾任萧华秘书的李圭在《回忆萧华》里写道:萧华同志曾多次说过:我写《长征......
背景介绍1933年8月1日,《红色中华》第1版《庆祝八一完成工人师少共国际师!欢迎新战士开赴前方消灭敌人》专栏,刊登《中国全国总工......
它虽是一支主力部队,但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肖华只有17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儿师”;它虽屡建奇功,并......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中......
20世纪30年代,在东北这片广袤的白山黑水间,涌现出了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和父辈一起,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抗......
<正>他被人称作"娃娃司令",十七岁便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他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1955年被......
<正>经中央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出版物管理领导小组同意立项,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局组织编撰、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
<正>它虽是一支主力部队,但全师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政委萧华才17岁,因而被称为'少儿师';它屡建奇功,并在......
<正>保卫苏区吴高群牺牲后,刚从红军大学高级班毕业的优等生曹里怀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师长。曹里怀是"少共国际师"四任师长中最......
萧华(1916—1985),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4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向来有“娃娃......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有一支队伍,全师将士平均年龄18岁,初上战场就歼敌数百,屡挫敌精锐之师。他们以青春和热血,经受了战争残酷考验;......
【正】 《中国青年》杂志从1923年10月20日创刊到现在,走过了70年的历程。回顾《中国青年》70年所走过的道路和历史作用,总结它的......
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这是曾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原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忆少共国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