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交易相关论文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
随着我国对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他人对公职人员的影响力也逐渐成为寻租的对象,加上寻租人为降低被认为行贿罪的风险,受贿者有时也......
随着政府权力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我国有权者已不再限于国家工作人员,民间权力主体的贿赂行为愈演愈烈,并有不断蔓延之势。从近......
学位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七)增加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作为受贿罪的主体,这意......
摘 要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影响力交易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犯罪,两犯罪的性质、主体、影响力的本质、行为方式等存在重大区别。利用......
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8条的规定,影响力交易(Trading in influence)包括以下两种行为:(1)直接或间接向......
影响力交易罪是中规定的一种罪名,修改了受贿罪,影响力交易在实质上类似于"斡旋受贿"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受贿犯罪.为便于在司法......
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签署和正式批准,我国的反腐败进程迈向了新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顺......
作为一种新类型的犯罪,学界对于影响力交易犯罪的法益界定依然是众说纷纭。目前通说的观点主要是将影响力交易犯罪的法益置于贿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近年来呈现出国际化、组织化的特点。这意味着反腐败不再仅仅是一国之问题,需要国际上的通力合作,才能有......
期刊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十八条规定的是影响力交易犯罪,它包括“请求他人进行影响力交易罪”与“利用自身影响力交易罪”两个具体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11条将斡旋受贿犯罪的主体从“国家工作人员”延伸至五类非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将《刑法》第38......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修改了受贿罪,但罪名仍定为受贿罪,极不妥当.重新界定为特定关系人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罪两罪......
影响力交易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随着公约在我国的生效其国内化也为刑法学界所关注。影响力交易的有关行为在我国现行刑法......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11条新增了贿赂犯罪的内容,这有助于严密抗制贿赂犯罪的刑事法网。但是,就新增条文贿赂犯罪内容的罪名确认,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11条拟在刑法第388条中增设两类“影响力交易”犯罪行为,加强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腐败犯......
中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依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应履行其中的“影响力交易”条款。“影响力交易”在我国......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受贿犯罪出现了新类型,它们隐蔽性强,难以预防。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11条将斡旋受贿犯罪的主体从"国家工作人员"延伸至五类非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将《刑法》......
为因应我国现实中复杂多样的腐败犯罪以及切实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确立的义务,《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规制了部分影响力......
...
《反腐败公约》第18条分别从行贿和受贿的角度规定"影响力交易"犯罪。受制于"重受贿、轻行贿"的不对称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七)......
“腐败”问题长期困扰着人类社会,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展开,破坏国家稳定,损害社会正义。当前,腐败问题的严重化、组织化......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中颁布的罪名,该罪名是吸收借鉴国际立法模式并结合中国当前刑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