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相关论文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兵变,它既包括南方各省新军的举义,也包含了北洋军的反戈逼宫。革命的结果,清廷完败,革命......
柏文蔚(1876-1947),字烈武,安徽省寿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同盟会早期成员。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王朝腐败统治的革命活动,是辛......
吴懋松(1885~1974),修水最后一任国民党县长。1949年9月3日,吴懋松在向新任共产党修水县长吴平办完移交手续后,告老返籍。修水的干部群......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化民族面临这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早期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曾叱咤风云的李烈钧又做了些什......
手术确诊为晚期肝癌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偕宋庆龄、李烈钧、邵元冲等二十余人,乘永丰舰离穗经上海、日本,至12月31日抵达北......
李烈钧曾是早期民族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 ,对他在抗日救亡时期的活动 ,学术界鲜有研究。九一八事变以后 ,当国民党中央实行不抵抗主......
“九一八”事变以后,李烈钧为了抗日救国的大局,积极协调国民党各派之间的矛盾,为团结抗战局面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贡献。
After the......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滇系的蔡锷、唐继尧、李烈钧、龙云等都是雄据西南的实力派,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势力都很难进入......
1915年12月,在经过“推戴”“劝进”等一番鼓噪之后,袁世凯终于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激起了革命党人......
1927年4月12日的武汉《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火药味极浓的文章——《李烈钧原来如此》,作者方志敏。李烈钧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
谈起文强将军,好多人都知道他是原国民党军队中的著名抗日将领,系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23代后裔。因其父亲文振之先生当年乃是孙中......
“九·一八”事变以后,李烈钧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文章认为,“九·一八”事变后李烈钧一方面积极主张抗......
1913年7月12日爆发的江西湖口反袁起义,打响了二次革命战争。革命党人李烈钧充当了反袁急先锋。但当李烈钧由上海回到湖口准备起兵......
1936年年末,一向无职无权、闲居养病的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突然奉命出任审判长,主持对西安事变主谋张学良的审判,演了一出代蒋介石......
在众多镜头的注视下,西装革履的潘濂在英国白金汉宫前,接过乔治六世授予的大英帝国勋章的那一刻,一定会想起爆炸声从“贝洛蒙”号船底......
李烈钧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一生都与报刊即报务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他积极运用报刊和报界为其军事行动......
"九一八"之后,李烈钧曾建议冯玉祥在北方起事倒蒋。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李被邀入京,了解到蒋介石有抗战的决心,以及亲睹长城抗战中中......
中原大战之后,李烈钧对蒋介石及其政府非常不满,认为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责任主要在蒋介石,故支持冯玉祥在北方倒蒋。长城抗战之后,李......
“九·一八”事变以后 ,李烈钧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的初浅考察表明 ,“九·一八”事变后李烈钧所提......
李烈钧将军一生赤诚爱国,始终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在"九·一八"前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位胸襟境界之大者,是一位真正的义......
1912年10月,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孙中山来赣视察。他在结束对南昌的考察后,途经九江时作了短暂的停留,九江人民得以亲眼目睹伟人的......
我生于1933年8月,父亲李烈钧是民国元老,长年为国事奔走.他一心为公,和各地方派系关系都比较好.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他忧心国事,往来......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推翻清王朝并且能够激发后来的人们前赴后继地去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得益于二个重要因素:坚......
1931年12月日军进攻锦州,李烈钧在抗日问题上对蒋介石及其政府的态度,经历了由批评到期待再到支持的过程。长城抗战失败的结果,使李烈......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存亡的严峻形势下,各界要求国民党政府缩短训政,尽快实施宪政,爆发了民主宪政运动,作为国民党元老派......
<正> 协和中学是武宁县唯一的一所以武宁籍名人、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将军的字命名的公办完全中学。该校新校园位于县城万富大道中......
1913年3月,"刺宋"事件发生后,革命党内出现武力讨袁与和平解决的意见分歧,孙中山力主讨袁,赣都李烈钧态度坚决,积极拥护孙中山主张,......
【正】 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发端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设参谋部于总统府之内,由陆军总长黄兴兼参......
李烈钧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基础教育,兴办女子学校;二是培养体育军事人才,参......
<正> 1913年7月的湖口起义,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民党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一次英勇的革命斗争,是"二次革命"中的核心事件。这次起义......
<正> 少帅张学良年轻得志,叱咤风云,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
云南护国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根据其三路出兵“征滇”的罪恶阴谋,唆使龙济光、龙觐光广东粤兵进犯滇东南境,二龙又策划了滇南叛乱,......
<正>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祖国独立、强盛的道路,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探索。辛亥革命,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近代中国人民......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内部的态度不一。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李烈钧虽身居闲职,但十分关注西安事变。先......
<正>爱国实业家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努力实现"急公好义"的人生价值。1915年,唐继尧......
跋钟鼎与孙中山断绝关系书──关于孙黄关系的新发现杨天石在宫崎滔天家藏书札中,有一通钟鼎给孙中山的宣布断绝关系的公开信,铅印,可......
护国战争是民国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是唐继尧、蔡锷与李烈钧,时人称之为“护国三杰”。对于他们三人的......
李烈钧,字协和,江西武宁人,生于1881年2月4日。李烈钧之父李骏兴与其兄弟数人都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为忠王李秀成部下。太平天国起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