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相关论文
中国本土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观念和实践可上溯至帝国时代。帝王宫室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近乎仪式性的拆除和重建;包括......
美国"新清史"学者欧立德等人认为,欧洲称中国为"中华帝国",是17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事情,其中,清朝入关并通过征服建立大清国,可谓......
1560年,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尔·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在一封信中提到中国人喝一种“有益健康”的草药饮料,就是指茶。1583年,意大......
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她在位期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
编者按:现今西方世界的中国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根源。从13世纪的柏朗嘉宾、马可·波罗开始直到如今,许多西方人在他们的著述中或多或......
清圣祖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史上著名君主。西方人常将他与同时代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世(Louis ⅩⅣ,1638-17......
北京之为中国之都城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诚可谓久具传统的国家政治中心。1949年,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在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康熙是一位酷爱学习,求知欲很强的皇帝。他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刻苦读书,但决不迷信书本;不耻下问,但决不盲从。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会宁乃国家兴王之地,自海陵迁都永安,女直人(即女真)浸忘旧风。朕时尝见女直风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风,盖以备礼也,非朕心所......
这是普卢勃(J.H.Plumb)主编的一套《人类社会历史》(The Historyof Human Society)丛书的一种。就已见到的几册例如《希腊史》,《罗......
专制的美,建立在对柔弱无力的赞美上。在20世纪之前,中国女性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女性一样,被定义为软弱和缺乏智慧的。她们所适合......
清末,中华帝国开始走向衰败,昔日的雄风不在,高贵的中华民族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下开始学习西方,尤其是西方的宪政,希望能......
随着圆明园的毁灭,中华帝国的文化象征化为灰烬,集仰慕者和抢劫者于一身的法国人将意象中的圆明园变成了历史传奇。但对于大部分的......
基督教在中国有1300多年的传教史。唐代“景教”传入华夏;元代“也里可温”(又名“十字教”)在中土盛极一时;明代中叶,随大航海时代来临......
绪论笔者此前曾发表过几篇与北魏史相关的论文,都是以北魏初期实行的部族离散制度以及体现北魏前期国家特色的内朝制度为出发点的......
近代哲人黑格尔在研究、比较了世界各个文明古国之后,终于得出了结论:“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上篇)——俄国早期的中国热李明滨中国文化传入俄国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金帐汗国时期(大体为13世纪中至15世纪......
走向政治成熟 一个世纪前,德国从一个长期积弱的经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欧洲经济大国,韦伯对此深感忧虑,因为他认为,“一个......
在东亚地缘政治中,日本是唯一没有被中华帝国征服过的国家。甲午一战打完后,郑观应写了一部非常畅销的《盛世危言》,他指出,日本是中国......
多元统一中国的形成,不仅仅是多元族群的交流融合与认同建构,而且还是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关联与互动的结果,后者有着更为基本与客观......
在中国传统外交观念中,“天朝大国”意识浓重,“世界意识”却严重不足。在封闭的地域环境中,这种错位的外交观凭借古代中国政治、......
1768年春的一天,巴黎郊外的一处耕地上,年仅14岁的法国王储,扶犁亲耕—这在中国史书上叫“籍田”。王储(路易十五之孙,因为父亲3年前去......
作者: 《泰晤士报》 著 荐言:本书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列报道,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
嗑瓜子似乎是中国人独有的爱好,据说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到了明清已经非常盛行。《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古典小说中都有不少地......
公元16世纪,在欧洲,正值殖民主义盛世,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美洲强占殖民地,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成为欧洲强国。在地球的东......
近代以来的欧洲到底是从何时领先于东方的,这是一个在东、西方都争论不休的问题。自1840年英国人用新式铁甲战舰轰开中华帝国的国......
“华夷”秩序下的宗藩模式,是古代东方世界所遵循的一种国际制度安排.中国封建王朝凭借优越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在东亚构筑了一个以......
一般知识人多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暴力革命,其领导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清帝退位诏书》的......
“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是由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用英语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时,用了“中华民国”一......
四十年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的名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通过研究19世纪中叶中国南部和中部的地方军事化过程,认为......
在中国,泰山大约是最为显赫的圣山了,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它长期以来一直为史学家忽略。自沙畹(Edouard Chavannes)在1910年发表过......
论文rn一、总论rn1998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张海鹏.近代史研究,1rn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下限问题说开去.王也扬.天津社会科学,5rn......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里,寒冬真实地踏上了2009年的岁末,密西西比河已然冰封。步入会议室内,充足的暖气让人顿生冰火两重天之感。大......
在袁世凯复辟闹剧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中国新闻史上最大的丑剧——伪版《顺天时报》,发行量只有一份,只供刚登上“中华帝国”皇帝宝......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袁世凯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他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俯从......
自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至上世纪初的末代皇帝退位,一直以来包含众多差异性以及面临种种危机的中华帝国为何能够延续不坠,这一问题无......
1915年12月,在经过“推戴”“劝进”等一番鼓噪之后,袁世凯终于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激起了革命党人......
东亚固有的历史性乃来源于三重霸权结构,即:前近代以中华帝国为中心而包含其周边地区的华夷秩序,近代由殖民帝国日本发动的殖民主......
所谓东亚秩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东亚国际问题所适用的,或维持国际关系的某种特定范式.如果回顾一下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