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学思想相关论文
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清代绘画延续......
戴本孝是焦墨画史中非常重要的遗民画家,他的山水作品以独特的“枯笔焦墨”画风称誉清初画坛。戴本孝早期师法古人,逐渐形成枯笔倾......
黄羲(1899-1979),当代著名古典人物画大师,福建人物画坛发展脉络中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海上名家吴昌硕曾在拟写的画例中称他为“闽中......
杨启舆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创作了 100多幅青绿山水,从中国画的传统继承入手,作品融传统形式和现代意境为一炉,集高远宏伟与幽深......
明代学者王世贞的绘画理论著述影响至今,其中许多观点在此后的美术史论书籍中造成以讹传讹或流于公式化,笔者就王世贞《艺苑卮言》......
董其昌是中国文人画审美意识的集大成者,深入研究董其昌画学思想是思考中国文人画审美旨趣的重要途径.其绘画理论散见于题跋和随笔......
中国画的历史确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其被湮没的具有和当今时代特性相融合的真价值亟需发掘、开拓。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创新,“若无......
摘 要:“神”与“理”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传统范畴,也是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王夫之将两者结合提出“神理”论,认为创作......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古文家、诗人和......
20世纪之初,在中国传统绘画内外交困的现实境况下,林纾强调文人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可靠的精神归宿.同时他也看到中国......
<正> 一位领袖画坛的杰出的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是时代的骄子,而且是环境的产物。清初知名画家恽南田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因开创了以“没骨花卉”为特色的“常州画派”而名扬天下。相对于恽寿平“没骨花卉......
"四王"在清初山水画坛占据主流地位,直接继承了明末董其昌衣钵。作为后二王之一的王原祁来讲,他不仅在艺术实践上具有较大成就,而......
受董其昌和王时敏的影响,王原祁的绘画审美取向也以“仿古”为主导,但这种“仿古”论也是以开新为目的。在所仿之“古”中,王原祁......
北宋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出现了官方的绘画创作机构——翰林图画院,文人士大夫也广泛地参与到绘画评论甚至是......
王蒙所创造的独具一格的书斋山水画风格多变,按画风大致分为早、中、晚期。早期以"草堂"为主,中期以"书斋"为主,晚期以"隐居"为主,但文人......
美术革命是发生于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重要的大事件之一。在众多仁人志士热衷于革命和革新的年代里,陈师曾的出现犹如一个不和谐音......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绘画史上极重要的画论著作。此著以书画同体之说论画的起源;在绘画发展论上,张彦远既论政治与绘画的关......
郭熙在其绘画理论和实践中把对于“理”的诠释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一方面通过《林泉高致》中“观物”“审物”“体物”等过程的论......
徐悲鸿并非山水画家,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①甚至对山水画抱有某种消极态度,但徐悲鸿的艺术现以及他推行的学院教育在相当程度上......
溥心畲(1896—1963)生于北京,爱新觉罗氏,谱序溥,清光绪帝赐名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松巢、旧王孙、岳道......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北宋社会环境的影响、时代主流思想的启发、时代审美变迁的客观要求,以及南......
萧云从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其画学思想,一方面视师古为正道,遍学前人、体备众法,尤其是前人作品中显现的“境取幽深......
本文详尽地考察和挖掘了《宣和画谱》所折射出来的画学思想。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怍,我们研究其折射出来的......
“望春风”吴悦石、王镛迎春书法展 1月1日,由荣宝斋书法院、北京杏坛美术馆主办的“‘望春风’吴悦石、王镛迎春书法展”在北京......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绘画史。不同时期会出现很有成就的代表性画家,对于每一个画家的个体研究,不仅能分......
<正>晚明杰出的上海籍书画大家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集前人之大成,融会贯通,洞察时弊,及时明智地提出划分南北宗的画学审美......
<正> 提及"四王",其声名不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天皇巨星",在有清一代直至民初,一直被视为中国绘画之主流、正宗,百誉加身而享有无......
李流芳是明代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工诗文,擅书法,早年深受董其昌画学思想的影响,画风荒寒幽远、空灵淡雅,充分表现出与董其昌绘......
<正>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是晚明时期最有影响的文人画家、美术鉴赏家和理论家......
<正> 于安澜,原名于海晏,字安澜,1902年10月生于河南省滑县,1999年8月于开封逝世,生前系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
<正>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领域各种观点和艺术风格应运而生,呈现出丰富......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十余年来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殚精竭虑,陆续推出了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界影响深广的中国艺术研究系列著......
<正>丹青宝筏汇聚一堂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董其昌(1555—1636)集前人之大成,融会贯通,洞察画坛时弊,以禅喻画,及时明智地提出与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