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之相关论文
作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品,《马路天使》在视听语言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上海都市空间的表现是影片的突出之处,影片用富有意......
袁牧之是中国话剧史和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艺术家。2019年,《袁牧之全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但袁牧之仍有文章散佚在报刊上,上海《......
作为电影演员,袁牧之在20世纪30年代多部左翼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男性形象,这些形象构成了从浪漫主义知识青年转变为现实主义......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独幕剧圣手”。袁牧之在演剧活动中,曾多次扮演丁西林戏剧的主要人物,并继丁西林之后创作......
今天是纪念延安电影团成立25周年的日子,影协的同志们要我来作报告,我没有很好地准备,现在只向同志们讲一讲延安电影团的一些故事......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已开始在中国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成中文,观众只能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的讲解来了解影......
袁牧之编辑、上海中外书局发行的《戏》月刊,1933年9月15日创刊。十六开本,五十八页。封面标出:“现中国仅有的纯戏剧刊物。” 编......
解放战争后期,在中苏友好的氛围中,前苏联电影已在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情节......
近几年,有人把阿炳创作的乐曲《二泉映月》,说成是旧社会妓院里唱的《知心客》。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高雅的《二泉映月》即使在妓院演......
1940年3月26日夜晚,在延安杨家沟外的草坪上,举办了一场气氛热烈的电影放映会,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和延安军民一起观看了苏联纪录片......
解放战争年代,在中苏友好的氛围中,前苏联进步电影已在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
鲁迅先生看过蓝苹和王莹演戏,而且对王莹演出的扮相提出了批评。 蓝苹,即江青,人们对她的故事耳熟能详,不必多作介绍。王莹(1915——......
20世纪30年代,电影界随着声音进入电影,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观念和美学革命.作为戏剧表演人、电影艺术家和左翼工作者的袁牧之,有......
《马路天使》中的“马路天使”究竟指谁?长期以来,周璇饰演的小红一直被理所当然地当作《马路天使》的女主角,但赵慧深饰演的小云......
唐纳,因抗战前与蓝苹(江青)的结合,一度成为新闻人物。文革时,小道消息、流言蜚语,不一而足;文革后,书报杂志也多有文章披露其事。......
1932年8月,14岁的周璇参加上海电台举办的演唱比赛,名列榜首,被誉为“金嗓子”。她以清脆、明亮的歌喉,征服了十里洋场。 周璇跨入......
袁牧之的代表作《马路天使》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相比之下,他的处女作《都市风光》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但《都市风光》不......
袁牧之导演的影片《马路天使》利用不同的女性身体,揭橥了身体之于时代的“在场”与“不在场”的文化症候,折射出了一种“革命”性......
“向前进、向前进……”一首《红色娘子军连歌》唱遍大江南北。然而,鲜少有人知道,创作了这首经典曲目的作曲家黄准其实是演员出身,但......
1939年10月5日,党中央派著名导演袁牧之、摄影家吴印咸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拍摄白求恩实施诊疗手术等活动的电影和照片。在河北省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在长春建立了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为著名演员、编导和新中国电影事......
习惯上认为,中国的表演体系来自于斯氏体系,由于建国后各大戏剧院校均以斯氏体系作为表演训练的方法,因此其它的表演体系往往被人......
《都市风光》在叙事模式上承袭了“黄粱梦”故事的“传奇——寓言”架构,但叙事重心已转入现代都市社会风貌的展示及市民命运的关怀......
袁牧之是中国话剧和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末,他已是上海最为知名的话剧演员之一,他所在的辛酉剧社解散后,他仍积极参......
1938年8月,《马路天使》的导演袁牧之和摄影师吴印咸化装成普通的八路军战士,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素有“千面人”之称的袁牧之,自从......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独幕剧圣手”。袁牧之在演剧活动中,曾多次扮演丁西林戏剧的主要人物,并继丁西林之后......
一、纪录片作为官方话语的功能目标 从1938年,延安电影团(全称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在延安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重视纪录电......
出生于宁波市的袁牧之是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的创造者;在表演、编剧、导演、......
出生于宁波市的袁牧之是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的创造者.文章从袁牧之......
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长袁牧之在设计新中国电影宏伟蓝图时第一个提出"新中国电影要走企业化道路"的设想,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
袁牧之是现代电影史上天才的编导,同时也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袁牧之通过对欧美电影的模仿,探索演技,完成"演员的创造"。他在不排......
袁牧之编导的《都市风光》、《马路天使》等左翼电影对电影叙事语言、手法和策略的探索有其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新颖的叙事内......
袁牧之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编导,他的舞台出身和话剧创作为他后来的电影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学界对他的话剧作品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影观念,袁牧之是 促进中国电影观念成熟的代表人物。他的电......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袁牧之的作品不多,但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编导以及表演功力.《......
袁牧之是我国早期一位优秀电影导演艺术家,丰富而精妙的电影修辞是其导演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在《都市风光》和《马路天使》中,运......
以袁牧之等电影人为代表的上海电影创作在某些方面,比如激进的思想倾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等,都是延安以降中国"红色经典"的直接来源,......
袁牧之是中国话剧史和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发展,他在剧坛奠定表演艺术家的地位始于辛酉剧社时期,但......
本文以袁牧之独特的演出理想为问题的起点,结合其戏剧创作与演出实践,讨论这一理想之于演员本人主体性的意义,然后在历史语境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