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祥相关论文
综观张骏祥的理论著述和导演创造可知,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演剧的现状与实际需求,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实践......
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在青海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著名导演谢飞先生重提当年张骏祥先生提出的、引起极大争议的“......
中国电影的历程─—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年少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片,宣告了电影的正式诞生。翌......
...
<正>1945-1949年,是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一个丰收时期。这期间的喜剧电影,是早期喜剧电影、三十年代进步喜剧电影和四十年代初孤岛......
随着西方电影和电影理论的涌入,在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下,1979—1987中国电影理论与学术论争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对电影创作产生了......
他是一位赢得了中国几代观众共同喜爱的电影演员,他是一位11岁走上影坛、80多岁还活跃在荧幕上的追梦人,他是一位饰演了一辈子小角色......
电影海报是一部成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命运。它的创作设计通常都要聘请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艺......
1949年的11月16日,在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六十年后的今天,2009年11月15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庆祝大......
2020年12月,“张骏祥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张骏祥先生创办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教学理念、“电影......
达式常,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影坛是非常有影响的男演员。80年代的《燕归来》等影片使他成功进入了一线演员的行列。 1940......
我跟牛犇相交整整有六十年了,从1963年我进上影演员剧团至今。他比我才大5岁,可在我的眼里他是中国电影界的小老前辈,我一直很敬重这......
2012年6月28日张瑞芳同志驾鹤仙去,噩耗传来,不胜悲痛。长期以来,我因话剧史教学和拍摄电视艺术专题片工作需要,曾多次采访瑞芳老师及......
张骏祥是我国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导演、管理者。他在电影方面除了创作实践之外,还有大量的理论著述。他的"电影文学说"成......
那年,恭逢张骏祥校长七十华诞,热心的张雪邨具资发起,由校友会出面替张校长贺寿。寿礼在文艺会堂举行。历经文革浩劫以后,师生聚会......
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是周恩来总理在1965年初指示拍摄的。上海电影局局长、著名导演兼编剧担任该片总导演,影片1966年9月完成......
我们单位的外国同事被称为“专家”。专家大都是“砖家”,把中国人写的外文敲打得更加外文,也不时对与他们有关的内容添砖加瓦抛砖引......
<正>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之际,周小燕在她上海的家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音乐教育事业是我生活的全部"周小燕家......
<正>引言1936年秋,已发表轰动中国剧坛的《雷雨》《日出》等剧的剧作家曹禺,应国立戏剧学校(1940年升格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
文艺界有一个说法,当年是周总理牵线做媒,促成电影才子张骏祥、“中国之莺”周小燕结为秦晋之好。周小燕说,总理和邓大姐当年很关......
抗战时期,许多著名作家都辗转流亡到重庆。曹禺、张骏祥、陈白尘等在重庆组织话剧团体,掀起了话剧热,中华剧艺社应运而成立,话剧的四大......
回顾昨天,重庆在电影事业上也曾辉煌,在直辖后的今天,重庆的影视事业路在何方?...
本文以张骏祥电影创作为个案,旨在分析与梳理左翼电影传统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足迹。在三四十年代,左翼电影诞生于艺术知识分子自身......
【正】 人人都说电影进入了成年期,然而,要回答“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还相当困难。近年来,在我国影坛,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各......
1958年,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第三次来到中国,兑现他一年前做出的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承诺,他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访问,最后完成了一部名为......
以专业性、学术性著称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于第三届授奖大会期间,在祖国东南海防前线的榕城举行了为时三个半天的“金鸡奖”学术报......
中国电影的诞生以1905年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为标志,这似乎为长期来电影和戏剧之间的追逐、模仿、躲闪、离弃、折......
一、新中国电影评论的起步( 1949──1952) (一)电影评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 由于中国社会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人......
以张骏祥的《还乡日记》《乘龙快婿》为例,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相似的主题和共同的精神内核,发现张骏祥在这两部电影......
在抗战最酷烈的1939年,偏僻的西南小镇江安迎来了现代中国第一所国家主办的高等戏剧学府--国立戏剧学校(该校于1940年6月改名为国......
【正】 名誉主任委员:夏衍(电影剧作家、评论家) 主任委员:谢晋(导演艺术家)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于敏(电影剧作家、评论家) 苏......
<正>到今天为止,叙事也就是讲故事成为了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瓶颈"。众所周知,1979-1987是一个"理论滋养灵感"的年代,更是理论......
话剧《蜕变》是我国杰出戏剧家曹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反映抗战生活的剧作,从1940年首演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它是一部在......
文学是电视剧创作的基础,然而,对电视剧文学基础的漠视已经成为妨碍电视剧艺术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期“理论探讨”栏目陈咏芹教......
上世纪30年代中叶,中国文坛上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曹禺。一位二十几岁的文学青年,在短短五年中,接连向社会奉献出《雷雨》、......
<正>张骏祥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导演。他的电影活动横跨创作、理论和管理三个方面,纵贯战后进步电影(1945—1949)、新中国"十......
艺术门类的发展属于社会发展的范畴,不可能按照既定标准依葫芦画瓢,而只能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认清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