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接觸相关论文
《熱河日記》是朝鮮文人朴趾源1780年隨其堂兄朴明源赴京行使后依其見聞寫成的一部遊記,成書于1783年。該書雖為“日記”,但記述內......
本文試圖從漢語自身演變和語言接觸的角度,探討現代漢語代詞詞尾“着”及“這麼着”“那麼着”“怎麼着”説法的來源.認爲代詞詞尾......
本文對《訓世評話》中“是”的兩種特殊用法的使用及其來源做了分析和探討,並結合元明清時期其他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以及現代西北......
漢語方言中最基本的名詞後綴大多來自本方言表“兒子”義的名詞,如官話的“子”和“兒”,吴方言的“兒”,閩方言的“囝”,粵方言的......
本文把《清文指要》和《重刊老乞大》進行對比,發現二者在語法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並從這些差異出發,探索其中的滿語來源.作爲滿漢雙......
本文着重討論了清代早期和中期滿漢對照材料裏出現的特殊句末語氣助詞“是呢”與清代中後期漢語白話文學作品裹三音節的句末情態成......
南方民族語言的極性問有“S-part.”“V-not-V”“F-VP”和“VP-not”四種結構式.其中“S-part.”分佈最廣,“V-not-V”次之.“F-V......
本文考察了漢語周邊阿爾泰語系、藏緬語族、苗瑶語族、壯侗語族、南亞語系、南島語系諸語言中與漢語“VP去”和“去VP”相關的語序......
本文從語言接觸的角度來討論漢譯佛弳中連接詞“若”的特殊用法.常“若”用作表示選擇的連接詞時,可以用在兩項並列成分的第一項之......
本文分析了東漢佛經被動句和疑問句的語言接觸現象,認爲從語言接觸的角度分析佛經的特殊語法現象,有助於學確闡釋某些語法現象的來......
一種語言會通過與其他語言的接觸而發生變化,這在語言的歷史發展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大家公認,詞彙和語音是比較容易發生變化的成......
中古譯經是中古漢語語法研究重要文獻,梵漢對勘是最近提出的中古譯經語法研究手段.但中古譯經不是一個整體,不同譯者、不同的翻譯......
中古漢譯佛經文獻作爲漢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語言接觸的産物,在詞彙方面呈現出一些不同於同時期中土文獻的特點。本文基於梵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