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shock相关论文
The National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System (NSMONS) of China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NSMONS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Nepal earthquake on 25 April, 2015 in the perspective of future earthqu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该地震是自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最强地震,截至5月5日,四川省数......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
介绍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的基本情况,认为当雄6.6级地震势必对西藏的中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
对川滇地区31次(组)5.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确定了各次(组)地......
利用河北台网及临近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9月10日河北唐山M_L4.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将反演......
基于作者最近发展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本文对世界范围内的典型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验证,表明该理论能可靠地应用于大......
本文主要对近30年来营口地震台记录的海城7.3级地震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按不同的震级进行统计,分别作出M-T图和N-T图,可供今后......
叙述了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基本情况(地震基本参数、余震目录、震源机制解、震害等),认为,新疆巴楚—伽师南北......
根据余震的词义、定义、余震的汉译英和英译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为余震正名的必要性,提议废弃余震一词,改用续震或者后震来......
2003年10月25日在甘肃省民乐县和山丹县境内发生了Ms6.1与Ms5.8级地震,对震区200km范围、震前2年内发生的地震,及对震后部分余震矩张量......
计算了2008年以来于田地区4次Ms5.5以上地震产生的同震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应力触发效应、4次地震产生的应力变......
本文对汶川Ms8.0地震及其余震的原因进行简要回顾后,根据主震之后至6月2日0时192次Ms4.0以上的余震的统计结果进行时空变化及影响......
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中部发生M_W6.0地震,2个月之后,震中附近相继发生M_W5.5、M_W5.9、M_W6.5地震。研究这几次较大地震间的相互触......
选取新疆地区1970年以来15次MS6.0以上地震作为源地震,MS4.0以上余震作为目标余震,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主震结束后,余震引起的再液化会对土工结构物带来进一步的严重灾害。以人工岛为研究对象,基于FE-FD耦合有限元方法,考虑有无余震、......
基于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发生后的1 486个余震的精确定位结果,由小震分布确定断层面的方法对发震断层面及其共轭断层面参数进......
基于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关系可用于对断层内部地震成核和断层失稳过程的定量化描述.Dieterich(199......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武都汉王地震台及其附近地区布置了2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进行了两期余震序列的地震电磁效应连续监测,共观测到Ms......
1996年丽江MS7.0地震的余震深度分布明显具有时间依赖性,主震发生后短时间内余震震源深度较深,随着时间的延续,余震震源深度变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