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相关论文
1.乡村旅游的内涵 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米袋子”“钱袋子”“脑瓜子”“新寨子”的问题.解决“米袋子”“钱袋子”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
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在媒体也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随着2004年-2007年中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并分析......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应从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非农产业的布局,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
农村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于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才能避免‘积累莫返之害’。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在于政府职能转换。......
一、“三农”问题的本质 温铁军教授于1995年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策建议,并在1996年发表的《制约三农问......
'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民收入问题,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又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十......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因此,中国的农民教育问题是发展"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图书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它面向农民,贴近生活,是......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重视,农村融资难题作为制约农业金融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产权融资作......
对世俗的“原生态”和“底层”生存状态的关注,已成为近年来文坛的一道新景观。这也是现实生活与新世纪文学的又一次默契。市场化社......
本文简要论述了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三......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本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以及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合......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今天,有些地方仍在发生侵犯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事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农村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渠道已荡然无存,生产和市场出现了严重断档,农村经济向......
《农村分配关系问题研究》一书从利益关系角度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民生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科学地界定了农村分配关系的内涵与......
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农民就业 “三农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不断深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也是新......
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多在农村;而全国的劳动力中有50%在从事农业,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我......
农业技术推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该活动自开......
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农村,约有300万的富余劳动力,约占全省农村总劳动力的37%左右。这个比例一方面表明甘肃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另一方......
我国'三农'问题渊源于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
中央"一号文件"奏响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序曲,随后,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政策能否得以贯彻落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加强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来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有明确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的解决,不......
农民工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现......
纵观建国60年的农业史,有人说“中国改革最成功的是农业,最失败的也是农业”。农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34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00亿元......
2000年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说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话,深深触动了时任总理朱镕基......
作为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滞后突出表现在农村发展滞后."三农问题"集中体现在县域,县域经济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要从根本上......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在农村地区.社保制度不完善是我国农村长期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
一、介绍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农业领域的增长与变化(D.盖尔·约翰逊,2004)。然而,至......
'三农'问题及其理论,是中国所特有的。其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既是突出的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如何认识......
农民负担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三农"问题就不能得到......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农民收入、农业劳......
毛泽东的"农本思想"是作者经过长期研究毛泽东思想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抛砖引玉,为广大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六大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在2020年把我国建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进一步确定......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命题综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能否正确处理"耕者有其田"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实质就是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民经济,即“三农问题”。县域经济......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条件、生产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的特定优势,中部地区历来......
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实现个人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增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农民收入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为教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