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相关论文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农业产业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态环境等问题突出。传统农业正在加速向现代......
文章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碳效应与粮食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效应对粮食安全的作用。研究期内,农......
文章基于1998—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
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主产区是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的核心动力源。有效的补偿机制能够缓解粮食生产的多重矛盾,实现“双碳”目......
文章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测度......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流,水稻种植正朝农业机械化方向转变。基于2016—2020年全国粮食主产区微观农户......
生态安全作为耕地“三位一体化”的核心保护任务,越来越得到政府、公众及学术界广泛关注,耕地生态安全评价视为关键技术及重要依据。......
采用区位商和增长商指数,对1990—2018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农业,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较优势和增长优势进行研究......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粮食主产区政策的首要目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意在评估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基于1997—20......
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动态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等方法,测度2000—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
粮食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
“十四五”时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时段,掌握农村宅基地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
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立足于粮食主产区,并引入非主产区作为对照,通过评估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粮食增产对农业生态污染的影响,探讨粮食增产与......
【目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底线。【方法】以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为理论框架,界定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内涵特征,构建粮食......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加快推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水平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泰尔指数测算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
【目的】探索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规律及空间关联特征,为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
本文基于1993—2017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面板数据,在比较两个区域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使用面板矫正标准误(PCSE)和......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对于粮食生产及其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并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研究粮......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理解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变得十分有意义。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率,这会使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收......
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与振兴始终是我国坚持的国策。2004年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大力发......
以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GIS空......
基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内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及空间收敛模型,对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7......
采用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基于动态化的当量因子模型和功能价值法,评估2000-2018年粮食主产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 ......
实施耕地休耕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亟需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国可休耕耕地规模,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高度重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而且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和代际平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原有基于粮食产量和粮农个体的"外生性"补偿为主的政策下,出现了粮食丰产但农民增收慢及......
为摸清粮食主产区耕地非粮化的总体状况,揭示非粮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成因,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冗余分析法与......
农业生态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助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性发展,由此,农业联合体应运而生,这意味着我国......
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
本文通过考察13个粮食主产省份种植业与畜牧业碳排放的经济贡献系数,来判断其排放是否公平;对于严重违背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的省份,......
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处于调整的重要时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开放和共享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4%。城镇化也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58.52%。与此同时,我国粮......
本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新型功能材料GeoRevive与形成土壤团聚结构必要的组成成分(海泡石、铁铝氧化物、腐殖质、螺旋藻多......
农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加快农业转型的关键举措,我国多年农地经营的实践和政策表明: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推进农地规模......
墨西哥普埃布拉州一處农田里出现一个巨型“天坑”,现如今每天以几十米的塌陷速度不断扩大。(图/IC photo)......
摘 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农业风险损失补偿理论体系和国内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研究的现状回顾,构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发展的路径,......
准确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保障粮食安全、强化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在识别撂荒耕地分布的基......
摘要: 为客观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状况,并正确认识其承载力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水资源、耕地资源等数据,计算了农业......
基于1999~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结构对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与粮食非主产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