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相关论文
“扬州八怪”追求托物寄情,注重表现个人的生活之趣。他们的作品偏离了正宗,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再创造,穷其一生......
“扬州八怪”由“怪”的思想行为创作出“怪”的艺术。本文从“扬州八怪”的思想行为之“怪”和艺术之“怪”两个方面出发,对“扬州......
金农,被称为“扬州八怪”之首,在当时声望很高。扬州,这座有着两千四百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经历过三次历史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
褚滨1960年生山东微山人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
“扬州八怪”是一个有趣的艺术现象。其实人数远不只八个,若合计其出名者,至少有15人之多。当时不同学者的著录中就多有出入,若要......
张兴来1961年生于苏北水多兴化,“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李复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都是乡先贤,这似乎注定了张兴来与“水文化”的......
黄慎(1687-1768年),字恭懋,一字恭寿,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有《蛟湖诗钞》存世。家贫,无以为生,自幼遵母意,坚志学画,从师上......
走近名人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天资聪慧,三岁识字,到八......
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出生于书香之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人为官狂......
黄慎是扬州画派杰出的画家之一,与郑板桥、金农、李蟬、汪士慎、李方膺、高翔、罗聘并称“扬州八怪”.黄慎绘画艺术成就在清雍正、......
郑燮(1693年--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
“扬州八怪”中有一位被称为“五分人才,五分鬼才”的画家,他便是“扬州八怪”中辈份最小的罗聘。说他“鬼才”倒并不是他的画如唐李......
第一次看到李雁的草书,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老书法家林散之。瘦硬而纤细的线条,密处扭结得难分难解,而疏处又能纵马千里。仔细琢磨,又似是......
八大山人以夸张怪诞、雄奇隽永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更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扬州八怪......
清代“扬州八怪”大多为布衣,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或终生为民,或先官后民.前者如汪士慎、金农,后者如郑燮(板桥)、李方膺.......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说:“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清代文学家。他一生......
淮安位于苏北,有淮、沂、沭、泗四条古水穿越境内,在地理上属于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的结合部。论历史,淮安也是闻名已久的古城。秦汉之......
清代康、雍、乾时期,扬州一带活跃着一群风格各异的职业画家,他们多为江湖野逸畸行之士,画风往往不守绳墨,自出机杼,成为清代画坛独特风......
汪士慎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是是清朝中叶活跃于画坛的一个职业画家群体。后人更多地是关注他们的画作,而忽略了他们......
"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基本出于陶情、自娱。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画"在重视画家个性抒发的同时,亦......
盛清扬州是当时全国的艺术中心城市,出现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留存于史册的名画家。而随着嘉道之后扬州城市地位的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