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关论文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女性角色的形象特征是在男性中心思想下所建构的。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除了探寻存......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遭到了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甚至自己的遗忘.他们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主人公托马斯一样,成了一......
期刊
本文从身体美学的视角出发,以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研究对象,以“身体”为中心,展开对《生命中不能......
期刊
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作者以苏联入侵捷克为背景,描述了托马斯与特蕾莎等人的生活纠葛,通过对几人之间......
期刊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中国的两次翻译,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1987年,中国作家韩......
学位
20世纪是一个小说颠覆其传统定义的时代,创新的作家不断突破以往的小说形式,使其成为一种充满可能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其中,米兰·昆德......
重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再次感受到了米兰·昆德拉敏锐的洞察力,和蓬勃在其精神世界中那强健的生命力,尤其他关于人生“选择”......
时代的更迭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潮的涌动,文学,也就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一个个指向哲学边缘的存在性问题,早已将哲学家驱赶他......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之一。读懂了其中的“轻与“重”,你不但会读懂爱情,而且会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摘 要: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当代世界文坛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艺术特色别具一格,既有音乐般的复调结构,......
期刊
本文分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特雷萨和莎宾娜两位女性,描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背叛和忠诚.阐述了她们在现实中所处的生存困......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以托马斯与特雷莎、萨比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为主线。但是,这部从“......
期刊
恰逢十一长假,有很多不愿出行的朋友让我给他们推荐一本课外书,于是我的大脑开始搜索近几年中所读过的课外书,在混杂的记忆中,米兰......
期刊
“转回自我”是舍勒在《论害羞与羞感》中提到的一个现象,他认为害羞是对我们自己的感觉的一种形式,是属于自我感觉的范围,而在任......
期刊
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挚爱主题来源于柏拉图《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关于爱情的定义。昆德拉对阿里斯托芬的说辞进行了进一步的......
以蒲宁的小说《中暑》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分析了文学内在运动中形式与内容相互克服的规律。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在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创伤叙事是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失败婚姻的打击、花心男人的滥......
米兰?昆德拉创作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拥有鲜明的挚爱主题,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建构和流变谱系:柏拉图的《会饮篇》探析了欲求属己的......
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享有国际声誉,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小说形式与技巧的创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巴赫金的复......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杰出作品。本文将从“孤独”这一角度深入分析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关注作者对不同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复调式的哲理小说。作者通过表现同一情境中不同人物的思索与抉择,推动情节发展、引入作者对轻与重......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闪耀着米兰·昆德拉的哲学思辨性,其中包含的多重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展开。本文主要从《不能承受的......
期刊
文学伦理学是聂珍钊教授于2 0 0 4年提出的一种理论,结合文学论理学批评对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进行分析,其中包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除了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还特别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透过不同女性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揭示关于"轻"与......
期刊
特蕾莎是昆德拉塑造的一个自愿受虐的女性形象,是昆德拉为探寻存在中的某个疑问而创设的典型人物。从出生就受母亲和周围环境的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小说的代表作,本文尝试从不稳定性在叙事学背景下的展现,借助小说文本阐释后着重分析托马斯形象中......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学位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一个高度,被称之为20世纪......
期刊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围绕"轻与重"进行描述的作品,其中涵盖诸多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和梦的描写正符合弗......
期刊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昆德拉刻画出现代社会的三种爱情模式及其困境,并通过对托马斯与特蕾莎在农村幸福生活的描述探讨了当代......
<正> 小说依托6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
期刊
探究人的悖论性存在状态、展示人性的多种可能性是米兰·昆德拉挑战自我的确定性本质、解构绝对主义的一个尝试,《不能承受的生命......
期刊
许钧,笔名文沛,1954年9月生于浙江省龙游县。1975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院,1976年—1978年留学于法国勃列塔尼大学,1985年入南京大......
期刊
<正>人生存在的符码化随着一声啼哭,人降临于世,赤裸裸地来,终将赤裸裸地离开。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在何方。昆德拉认为"把握自......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籍捷克裔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它问世一年之后便被传入中国,先......
学位
认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核心的三个词是:轻重、灵肉和媚俗。这是穿插在四个主要人物之间的三条线索。轻......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为一部包含众多哲学元素与政治批判的文学名著,其文本改编成电影颇具难度,《布拉格之恋》作为其电影改编......
电影《布拉格之恋》虽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通过意象、独特的人物脸......
期刊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结构主义的叙事结构与对"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相结合。小说采用后结构主义、......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基本内容和存在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的了解,分析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探讨了米兰·昆......
期刊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个人的体验》分别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富有代表性的小说。两部作品书写了几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功创造了两个重要的女性代码———特蕾莎和萨比娜。通过特蕾莎这个女性代码,现代女性可以意识到作为女......
期刊
《布拉格之恋》基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改编,特殊的出身决定了它特殊的命运——观众总是习惯性地将它与原著相对比,作为两个......
期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该部小说首个中译本于198......
学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用凝视的性别意识来解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三......
<正> 有些书是需要认真阅读的,就像我们给你推荐的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小......
米兰·昆德拉善于通过小说来勘探人类存在的种种可能,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则是女性存在的代码,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