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相关论文
2011年12月12日,新浪网联合财新传媒《中国改革》杂志举办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自2009年微博推出以采,政府部门开......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危机”成了描述世界经济最常用的关键词。比较而言,虽然中国经济的宏观表现相当不......
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有题无解、一题多解,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严重性和复杂性。最近,我国著......
<中国改革>新闻侵权一案从法院判决要旨来看,显然在对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要求上,采用了'来源真实'和'确信真实'原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所办杂志<中国改革>)与广州华侨房屋开发公司之间的诉讼,又是一次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在法律与道德之间......
有标志意义的<中国改革>判例据2005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2003年第7期的<中国改革>杂志,刊登了该刊记者刘萍历时......
《中国改革》杂志2004年第4期以“直面电改”为题,刊载了一组有关电力体制改革的文章,本刊择要转载改革与监管并重、电力改革直逼行......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度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进步的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广州市天河......
2004年10月12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作出判决:<中国改革>杂志的两篇报道--<两种改制两重天>、<谁在分'肥'>没有构成侵权,驳......
张经在接受2013年第6期《中国改革》专访时指出:要让中国的行业协会、商会逐渐实现市场化,就要做到民间化、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
《中国改革》2012年第11期刊登专访张卓元对十八大后改革工作展望的文章。他认为,到2020年要力争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是贵州省史学会会长、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熊宗仁研究员发表于2004年第10期《中国改革》杂志上的一篇旧作。作者......
江平在《中国改革》撰文认为,处理公权和私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原则,即公权不能滥用,私权也不能滥用公权滥用,会造成私权得不到保障私权......
《中国改革》杂志主编新望先生2005年11月28日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文章《评价经济学家首先要了解改革史》,可以看做是为近来屡受质......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对名誉权与言论自由权保护的不平衡,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都重视对名誉权的保护而轻视对言论自由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