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墓志》相关论文
拓片是指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除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
一.《张黑女墓志》简介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镌刻,原石已佚,现仅存......
<正>《拓跋升墓志》全称《大周光州刺史拓跋君墓志》,为新见北周墓志之精品。志石纵横皆为四十五厘米,正面志文二十行,满行二十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南北朝是俗字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石刻文献往往夹杂大量俗字,给文字释读带来了不少困难。乾嘉以来,石刻文献整理、文字释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通过简述《张玄墓志》分析北魏汉化都时代背景入手,从用笔、结构和章法特点上对《张玄墓志》进行了细致的赏析,概括了《张玄墓......
<正>《元倪墓志》,前题"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高72.5厘米,宽62.5厘米,19行,行22字,正书。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
<正>第七讲:主笔一字之中,决定平衡端正最重要的笔画叫主笔。主笔,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两个或三个。其特点,一是长,二是粗重。主笔书......
<正> 这是《张玄墓志》技法分析的最后一篇讲座稿,主要分析第11、12页,该志章法构成以及讨论它对后世书风的影响,最后安排一个综合......
清代道光以后,北魏《张玄墓志》逐渐声名大振,几被奉为古代经典书迹。本文尝试对其经典化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该志书......
<正>人们学习楷书,往往注重唐碑而忽视魏碑。因此,谈到楷书则言必称虞欧褚颜柳诸家。其实,北碑与唐碑皆属楷书范畴,而风格却迥异。......
文章就南北书风存在的地域性群体差异,通过对《张玄墓志》与北碑、南帖的比较,论述了南北书风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现象,并分析......
<正>关于"学古"与"变新"之间的关系,历代书家都曾提及过此类话题,笔者作为新世纪的书法学习者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不......
<正>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别称《张黑女墓志》,北魏晋泰元年(531年)十月刻。原石久佚,传世仅一明拓孤本,道......
<正>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因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俗称《张黑女墓志》,晋泰元年(531年)十月刻,正书,二十行,......
期刊
<正>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白石老人的诗源自郑板桥,因郑板桥有一喜欢的闲章"青藤门下......
《李超墓志》,全称《魏故怀令李君墓志铭》,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刻,清嘉庆时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乔家村。志石高55厘米,宽56厘米。......
<正>北魏,建立于公元386年,亡于公元534年,而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政权,是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南北朝历史中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