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史》相关论文
上世纪91年张承志出版《心灵史》,92年邓小平南巡,93年“人文精神讨论”展开。面对市场经济、世俗化图景,以及背后的资本逻辑,讨论者纷......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具评论意义的作家之一。90年代,《心灵史》打破了文坛的寂静,被誉为 “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并......
摘要:《心灵史》的出现,不但揭开了掩藏在厚重的西北黄土高原下的历史机密,真实地描写了一个神秘主义教派的历史,更是把哲合忍耶的人性......
张承志是新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通过对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中精神阵地的构筑和文学表现手法的相应变化,以及小说《心灵史》后......
自199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张承志的“生命之作”-《心灵史》以来,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就备受关注与争议。目前已有的研究,多从文......
伊斯兰文化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同时,也表现为两种文化交融时的冲突.回族作家则在这两种文化夹缝中以独特的心理和......
从文体形式的选择、叙述方式的确立、审美意象的营造、语言风格的迥异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心灵史>与<荆棘鸟>艺术表现之异同及两部......
《心灵史》被认为是张承志由世俗写作到宗教写作的重要转型标志,表现出张承志鲜明的宗教立场,但这一立场与文本实际的理性言说之间......
自1991年出版以来,随着对《心灵史》的研究与探讨渐成"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该书作者张承志的知识分子形象也一度变得陌生且复杂。......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导致中心离散和价值多元,也带来知识群体的精神疲乏与角色茫然。走向民间便是重建精神理想的一......
张承志在1978年以<旗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和<做草原人民之子>(蒙文诗)而闯入文坛,在80年代知青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此后陆续发表了<......
张承志《心灵史》抒情性特别浓厚,而理性的批判力、判断力则极度缺失。批判力缺失具体表现为是非不分、戴有色眼镜、自相矛盾、以......
摘 要: 张承志的《心灵史》是一部融合文学、宗教、历史为一体的小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写作形式上来看,它都是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
张承志的《心灵史》是一部涉及到如何阅读、怎样自由的作品,它不断挑战我们既有的阅读经验,挑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那个熟悉......
张承志的《心灵史》以"非小说"的姿态,融历史、文学、宗教于一体,显示出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文体特点。《心灵史》的文本构成,历史是其......
1993年,当我第一次阅读完张承志的《心灵史》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近乎终结的力量,我发觉,文学走上信仰的那一瞬,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
我与你:一种新的叙史语言的诞生——对《心灵史》、《纪实与虚构》、《家族》的一次集体解读○张冠夫90年代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代表着......
张承志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始终以独具的情思,执著地探索着向精神家园回归的道路.张承志的精神探索经历......
张承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作家的的特殊代表。回族家庭出身的他,在汉文化浸染中成长,大草原的知青生活开启了他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道路......
<正>一、引言出版于1991年的《心灵史》,曾经被张承志认为是自己写作的最高峰,甚至是终笔之作。它自问世起,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既......
他是个非常独特的作家,他的独特不仅在于他对于文学始终如一的真诚,更在于他超乎世俗的文学个性。他的作品总是立足于某一块土地,以深......
张承志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坚陈淞从1978年张承志发表《旗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至今,张承志的文学创作已经走过了十八年艰难跋涉的旅程......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和《心灵史》等小说据有重要位置,他也是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焦点之......
<正>一中国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想与欧洲相比,不仅产生的时间较晚,而且是输入型的理论。中国现代思想界对于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也经历了......
文章从时代、阶级、民族三个层面介入对《心灵史》的解读。体认与批判兼具的独特时代观念是《心灵史》的叙述基点,融入了自由理念......
本文以国际国内政治大背景为参照,指出《心灵史》新世纪后没有再版与穆斯林世界成为世界政治斗争前线密切相关。以宗教元素为观察......
在书写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已使判断历史叙述真实性的标准由世代相传的"口碑"转向书面"史料"之后,历史叙述的精确性与取悦读者......
【正】 一对于《心灵史》这样一部奇书,我的确感觉到论述它的极大困难。它的庄严而虔敬的文字中所描述的“世世代代举红旗”、用自......
《心灵史》是张承志是继《黑骏马》《北方的河》中精神追寻之后的灵魂皈依之作,是他的生命之作。然而在众说纷纭、哗然喧嚣的评述......
一方面,张承志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发挥训练有素的民族史学者的专业功底,在叙史方式上主要采取严谨缜密的史学著述方式反映哲合忍......
<正>时间: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下午地点:广东科技出版社副总编辑室访谈对象:钟洁玲(原花城出版社中国文学室主任,《心灵史》责编,......
<正>"从杂语喧哗到沉寂哑然,是近十年来‘张承志研究’的主要记忆",这句话作为马丽蓉《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一书的引言,准确地......
当代文学中的宗教因素多为佛教、基督教等,伊斯兰教仅有零星的涉及,整体的描写或反映几乎是没有的,也即当代文学中伊斯兰教因素基......
<正>序论明代出现了三位著名的人物。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那个敢骂皇帝的海瑞是中国有名的政治家,而把自己的著作......
<正> 1991年,张承志郑重地出版了长篇小说《心灵史》,致力于民族宗教历史发掘、维护和呐喊,确立了自己的终极关怀。值得一提的是,......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张承志以哲合忍耶教派的秘史为题,创作了《心灵史》及其他篇章,目的之一是让穆斯林以外的人们了解这段......
在新时期文学中,张承志是具有独特意义的重要作家。从1978年起至今,他从事了整整32年的创作。本文的论述范围是“前期张承志”,即......
作为中国文化之异端,在强权的欺凌中,哲合忍耶走上了决绝的反抗道路,他们以死作为信仰,形成了以殉道为核心的“宗教激情”与“反叛......
伊斯兰文化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同时 ,也表现为两种文化交融时的冲突。回族作家则在这两种文化夹缝中以独特的心理......
张承志的理想主义始自于《黑骏马》理想的失落与幻灭,到《北方的河》个人式的英雄主义情怀,再经《金牧场》伊斯兰的精神信仰,最终......
回族作家张承志是使用汉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的集大成者。他用毕生心血创作的一部奇书——《心灵史》,全面描述了在伊斯兰文化大......
本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进入《心灵史》的文本,注重分析揭示作者张承志本人的情感世界和文本内潜藏的哲理性,讨论了《心灵史》所昭示......
张承志在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尽管张承志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但是其文学创作所坚守的底层情怀和反抗气质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