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报》相关论文
中华民国成立不足六年就出现了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两次复辟逆流。《晨钟报》站在提倡和维护共和制度的舆论立场上,对张勋复辟逆流......
发生于1918年的留日学生罢学归国风潮既是中日外交问题交涉所导致的结果,也是一次学生自发组织的爱国救亡运动,更是后来爆发更大规......
就任《晨钟报》编辑期间;李仲公发表多篇文章阐述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在中国实行渐进的共和。此种政治思想的形成,既是其民族主义立场......
1916年春,李大钊由日本回国,在上海小住。此时,有人约他到北京办报。此举正合大钊心愿:可借此宣传爱国,振兴中华。行前,他与一位......
<正>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1927年4月28日,被张作霖杀害于北平。李大钊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正>八十多年过去了,国共两党今天虽说"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这个"仇",对当时和以后的国共两党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
李大钊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不仅是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无产阶级教育家。......
<正>《晨报》原名《晨钟报》,《晨钟报》创刊于1916年8月15日,1928年6月6日停刊,前后共存在近十二年,这在当时的报纸中算是生命力......
<正>诸城市大北杏村是王尽美(1898~1925年)烈士的故乡。在诸城市档案馆里珍藏着几件王尽美烈士的珍贵实物档案。王尽美烈士由于去......
<正> 人们不禁会问:当年晨报社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资产阶级研究系办的,梁启超对十月革命是深恶痛绝的,他的报纸怎么会在五四......
<正> 一九一六年八、九月间,李大钊同志曾担任北京《晨钟报》①总编辑。在短短二十二天内,他不仅编选、发表了大量文章,并以“守常......
爱国主义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但中国却比其他国家更具有坚实基础和凝聚力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作为《晨钟报》的特色专栏之一,"大鸣小鸣"一般采用来稿,使用格言体的方式,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工整对仗的格式、幽默辛辣的语句,有......
民国初年,北京贫民人数众多、生活困苦。为了改变下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社会各界针对不同贫困、弱势群体发起了形式多样的救济活动,......
《晨钟报》,1916年8月创刊于北京,先后为进步党、宪法研究会机关报,以“商榷时政得失,宣究民群疾苦”为立言标旨,以批判的眼光、反......
<正>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影响,有的还是从倾向改......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在我国列入庆典已90年。90年来,每逢五月一日,全国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庆典活动举......
报刊是传播信息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记述历史、传承文明的载体。江西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出现过许多进步报刊,特别是在第二......
<正>大众传媒(也称媒介)在西方国家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享有"第四权力"的美誉。然而,大众传媒在近代中国,自晚清落户起,就被赋予众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深入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