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相关论文
五四时期(1915-1927)主要文学社团的代表刊物上的译诗展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诗歌翻译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这段时期的诗歌翻译倾......
义和团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一个具有多歧性与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五四前后,义和团叙事经历了显著......
20世纪早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一场呼唤"为人生"的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这场文学革命是一场以"人的觉醒"反对传统封建思想的革......
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奠定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基础,在中国启蒙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地位。在1915—1921年,五四启蒙知识分子以《新青......
五四时期由《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发端围绕东西文化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在中国学界引发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学术论战。这场论战不......
20世纪20年代,即"五四"之后,由于思想的解放,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鲁迅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个。五四运动之后,他看着革命激情退却,......
“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是广大进步青年学生基于共同信念而自发结成的团体。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造就新国民从而改造社会是......
从社会史视角考量,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集中表现为“主义”崛起、“社团”兴起、“阶级”奋起和“革命”涌起并呈现激进化的......
茅盾五四时期\"为人生\"观念的生发、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艺术观的确立,乃至40年代出于政治信仰对无产阶级艺术观的进一步拓进......
【摘 要】十月革命爆发后,苏俄的严峻形势和敌对势力的反苏宣传主导了时人对苏俄的认知,进而生成并强化了苏俄的负面形象。但随着苏......
一文明的传承是个廓大无边的话题,其中包含了文化的传承,又显然不局限于此。学术层面的讨论,现代以降至少有过三次。先有五四时期......
摘要:凌叔华是中国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新旧两种男性形象。他们大多作为女性的陪衬,整体上是模糊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整......
张学友有首歌,歌词是“你带着他唯一写过的情书,想证明当初爱得并不糊涂”。如果能见到歌里面的姑娘,我想告诉她:你当初爱得绝对并不糊......
在新诗史上,“《星期评论》之群”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群体,在五四时期国民党人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背景下,这批南方“党人”......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日本人即占领青岛,使国人一片哗然。我国积累已久的反帝反封建情绪愈为高涨,终于在1919年促成了五四......
“民众戏剧社”是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出现的一个戏剧团体。它成立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并出版有《戏剧》杂志,宣传自己的主张......
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1985年版)中指出:“哪字在以前一直也写做‘那’,五四时期以后,为了要跟去声的指示代词分别,才提倡写......
根据五四前后主要文学期刊上的译诗统计结果,本文首先证明了五四时期东方诗歌的翻译压倒了西方诗歌,与时人"翻译西书"的浪潮形成了......
五四时期翻译的新浪漫主义并不等同于西方现代派,它是一个综合变形而来的“中国化”理论体系:首先,通过文献考证发现,田汉、昔尘有......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屈辱。随着西方列......
在中华民族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五四时期有如短暂的瞬息。然而,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一时期都以雷霆万钧的趋势发生着改变。尤其在......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不仅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中国先进知......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在新文学阵营提倡白话,并提出用白话取代文言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比较充分。但是,较少学者关注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本文重点探究五四......
五四前后,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传播至中国,经过新文学倡导者的宣传、推广与发展,在我国形成了现实主义主潮。在新......
五四时期,新书业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性互动是历史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新书业兴起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行业内的示范......
五四时期提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于反对封建专制具有其合理性、进步性,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只有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
起来!让我们把精神从这些妥协、这些可耻的联盟以及这些变相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精神不是任何人的仆从。我们才是精神的仆从。我们......
五四时期(1915年9月——1923年年底),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旧、古今、中西之争如风雷激荡,精彩纷呈。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批文化巨子,......
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 ,中国知识分子是最先觉醒的成分 ,五四运动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觉醒的重要标志是 :从对......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论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恐怕无过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了。这不仅因为其集大成的美国实用主义......
与戊戌、辛亥相比,五四时期的反孔,声势尤巨,功效尤著。反孔派对进化论的充分渲染而造成的强势话语氛围,使得尊孔派在话语权上处于......
五四启蒙研究愈来愈遭遇尴尬的境地。西方不认同五四启蒙者阐释的西方,认为那不是西方本身的问题及其展开,而是到西方去寻找中国问题......
[关键词] 五四运动;现状与前瞻;研究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1-0048-01 2009年是......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青年社团,1919年7月1日成立,发起人是王光祈、李大钊、......
自身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及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在诸多思潮的比较中选择并在实践中逐渐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纵观国内外社会风云,那展用先辈们鲜血染红的“五四”运动大旗,现在急需我们高高举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现在......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引言(一)研究......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主义”频出的时代。这时的“主义”有的是地道国货,有的是舶来品,也有的是政商名流、凡夫俗子的发明创造......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字鸿铭,号汉滨读易者、读易老人,后以字行。欧洲留学期间以Koh(Kaw)Hong Beng为名,辜鸿铭的闽南语发音,回国......
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苏雪林(绿漪女士)于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一百零四岁。这是继冰心女士辞世后,我国文坛殒落的又一女作家......
中国现代文化是在各种文化理想、文化冲突中的一种选择与整合 ,其现代性也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总体的比较中确立的。中国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