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阑记》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结合文本对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在剧情、人物塑造及戏剧主旨等方面......
10月30日,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在重庆落幕。滑稽戏《顾家姆妈》、秦腔《西京故事》、话剧《生命档案》、昆曲《红楼梦》、川剧《鸣风......
《灰阑记》(全名《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是元代李潜夫(字行甫,或作行道,绛州人)所作的四折一楔子杂剧。收录在天一阁本《录鬼簿》、《曲海......
在比较戏剧学的研究中,《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与《高加索灰阑记》是研究较早且研究丰富的范例。分析两剧的女性形象,可以厘清布氏对......
公元前594年,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
在地上用石灰画一个圆圈,古时候,叫做灰阑。《灰阑记》的故事源远流长,看似滴水不漏,却被德国的布莱希特一语道破:“如果亲生母亲......
《灰阑记》是一部蒙元帝国时期的世界文学作品。其世界性表现在它虽然最初是在汉地生成、上演,然而案件缘起之法律文化却是来自大......
元杂剧《灰阑记》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也是较早被介绍到国外的中国戏曲作品。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对这部剧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套......
田汉同志《金鳞记》于1957年仲夏改编戏曲。这是一部“推陈出新”的优秀戏曲文学剧本。由于田汉同志善于全面吸收古人和今人在《......
“灰阑”是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以元代李行道的《灰阑记》为比较研究对象,分析英译本对中文本结构形式以及内容上所做的删节,我们......
对比通常是了解两部同类作品的有效手段,而通过对作品中鲜明的不同点的分析,又是剖析作品背后深刻涵义的重要手段。以"二母争子"为......
<正>阳晓根据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改编的中幕古装川剧《灰阑记》,经由重庆市川剧院2008年5月首演,反响热烈,值得议论。改编名......
<正>徜徉在世界戏剧文化的历史长河,我们发现比莎士比亚还早三四百年的元杂剧,是中国戏剧文化西渐的先锋,特别是在17、18世纪后,元......
《灰阑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内有学者著文论及了它的来源和世界性影响问题,这有意义。但学者关于《灰阑记》题材来源的说法是不......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以元代李行道《灰阑记》为蓝本,创作了著名的《高加索灰阑记》。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阅读,可以看到......
<正>1832年即被用法语翻译过的《灰阑记》(全名《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又名《包待制智勘灰栏记》;作者李行道,名潜夫)是在世界戏剧......
<正>山西绛州李行道,是元代平阳戏剧圈的重要作家,他的《灰阑记》不仅是元代包公戏中的佼佼者,也是最早传人日本、欧洲的作品之一......
<正>汪洋恣肆、汁液横流、谈狐说鬼、众声喧哗、一点正经都没有,一向是莫言的拿手好戏,也是他"把自己跟别人区别开来"(1)的专属标......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高加索灰阑记》和川剧《灰阑记》均以"灰阑断案"的情节为基础,看似雷同,实则相异。本文试从互文性理论角度......
论布莱希特对李行道《灰阑记》的改作周敏曹仲桂元朝绛州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以下简称《灰》剧),是最早传到欧洲的中国戏剧......
翻空出奇,混纺出新──从《高加索灰阑记》看布莱希特卓越的编剧艺术万书元布莱希特一度被人指责为抄袭者①。的确,他的戏剧作品,有不......
元代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杂剧本属神仙道化剧一类,因其中塑造了岳寿这个郑州府六案都孔目的典型吏目,在探讨元代公案杂剧时......
<正> 戏曲中有所谓“公案剧”,而公案剧中最活跃的角色则是包公。包公名拯,俗称包黑子,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宋史》卷316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