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关论文
罗伯特·卡帕:1945年的柏林夏季 主办:犹太基金会中心(柏林) 展期:2020.9.10 — 2021.7.31 1945年夏天,著名的战争摄影师罗伯特......
1 小诗,是指十行以内的短诗歌,包括一两行的微型诗。笔者以为,一首好的小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也可以说三个特点。一是简。简不是简......
1901年4月,高尔基的《海燕》发表在《生活》杂志上,沙皇政府十分恐慌,下令查封杂志,高尔基也被逮捕流放。后来,《海燕》被誉为无产......
“要想知道如何拍摄丘吉尔,”在伦敦,《生活》杂志的编辑对我说:“你明天最好去克拉雷支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酒会。你会见到丘吉尔的......
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这真理其实并不只适用于家庭和夫妇。......
赵子琪,原名赵琳,央视《生活》栏目主播,后改行为演员,主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别了,温哥华》、《血色残阳》、《我们生......
一提起综合类图片杂志,人们很容易想起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殊不知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份以图片为主的大型杂志,而且创办时间......
底层生活的疼痛感是著名诗人郑小琼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其诗歌的命脉,虽痛苦不堪却又难以割舍。其诗歌《生活》充分显示了这种现实......
早期研究中,中的"绝望"多为人所诟病,进入新时期以来,对的评价渐趋肯定,但总体而言对形式的强调胜过对诗歌内容的重视.实际上,作为......
《生活》杂志是由时代出版集团的创办人之一亨利·卢斯于1936年创办的。它是一本以大幅图片为主,并有文章相辅的杂志。在1972年停刊......
国家形象是主体间互动和认知的产物,媒体报道模态的选择与架构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当代中国的出版人要学习邹韬奋和他的出版情怀。邹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人中自觉履行文化职责和始终坚持文化追求的杰出代表,是出版人......
为推行党治文化、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6月开始建立新闻宣传审查制度,相继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条例,并......
《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销量最大的都市文化生活杂志之一,其有关青年自由恋爱的指导具有一定的舆论代表性。具体内容主要为:青年自......
最近,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都纷纷复排上演塞伊·科尔曼(Cy Coleman)的作品。 塞伊·科尔曼在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相当特殊:他在六十年的......
说到媒体责任,不能不提到新闻史上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往事。1942年12月,美国《时代》《幸福》《生活》三大杂志的总编辑、新闻出版家亨......
最近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里有句台词:我们都是宇宙的囚徒。作为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如何在广袤的宇宙时空中泅渡和保持本色呢......
1936年亨利·卢斯创办的《生活》富含文本、图像、色彩等元素,具备显著的多模态编辑特征。《生活》别具一格的摄影角度与深度......
在纪念"卢沟桥事变"和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本文选取二战期间读者广泛的西方主流媒体《生活》对日军对华无差别轰炸报道为对象,......
菲利浦·哈尔斯曼是美国著名的人像摄影家。本刊1980年第1期曾刊登了他所写的“我给《生活》画报拍了一百张封面”。我们现在发表......
美国传媒大亨亨利·卢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于1936年创立的《生活》杂志(LIFE)是美国杂志史上最具影响力、最流行的......
传统纸媒的明天究竟是生还是死?在《生活》杂志停刊整整8年之际,本文通过对美国《生活》杂志历史的梳理,分析其覆灭的教训,并以史......
<正> 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邹韬奋创办新闻出版事业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在1926年接办的《生活》周刊,7年中发行量由2000份增到15......
谈到邹韬奋,自然就会想到《生活》周刊;谈到《生活》周刊,自然就会想到邹韬奋。不断“通变无方、与时俱进”地调整编辑方针,就像是......
创办于上海的《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内容丰富、涉及居家日用方方面面的广告,直观而具体地展现......
《生活》周刊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刊物。《生活》周刊是1925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创刊于上海的一......
《生活》1925年10月11日创刊于上海,生活周刊社编辑,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刊。该刊初由黄炎培编辑,以宣传职业教育为宗旨,内容以时事......
<正>1938年,美国《生活》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当时,武汉是事实上的全国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起着"战......
<正>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让历史说话......
邹韬奋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在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本文以其主编的《生活》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办报特点。......
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作为公共领域特殊形态的报刊公共领域,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报刊必须具有公共性,二是......
新锐期刊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休闲文化和新阶层互动的结果。休闲文化为其提供了宽松多元的文化背景,其创新性和闲适色彩也成为期刊的......
<正> 邹韬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而在上海办的《生活》周刊,可以说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自从1926年10月接编《生活》之......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抗战时期美国主流媒体通过对中国的抗战报道在西方读者中宣传了中国的抗战贡献,塑造了中国的抗战形象。......
徐伯昕(1905年-1984年),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国人民出版事业的开拓者,长期致力于革命的出版事业。他是邹韬奋的亲密合作者、得力助手和事......
<正>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编辑出版工作者。在他众多的作品与贡献当中,《生活》周刊与《生活日报》首屈一指,是办得非常好的两份......
亨利·格林是英国20世纪优秀的、最难以归类的一位小说家。他通过小说的结构、技巧及语言的创新,寻找自己独有的,超越前人成就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