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朴相关论文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讲演记录稿,这大家都知道,可不少文章在分析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时,却忘了这一点。讲演,特别是即兴讲演,......
李公朴(1900-1946),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原籍江苏省扬州,生于镇江。"九·一八"事变后,致力抗日救国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36年参......
在人们的心目中,李公朴先生不仅是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而且是进步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李公朴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救国会,全称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八一宣言”影响下,组织起来的一个有广泛群......
3月28日,武进举行广播剧《民主的号手——李公朴》首播式。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李公......
致词,是应用文体中使用频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类文体。多用于庆典祭悼、聚会、送别、欢迎、答谢等活动和场合。一些重要会议的......
1938年10月,李公朴偕同夫人张曼筠及姨侄张则孙从重庆出发,到达西安。在这里,他们乘坐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卡车,经过几天的颠簸,于......
<正> 1946年暮秋,正当国共双方及第三方面(包括民盟)紧急谈判的关键时刻,我怀着一颗焦灼而沉重的心,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从故乡上海......
1 1936年底,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救国会领袖因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与国民党当局“攘外必......
老友尚丁兄将他近些年写的生活回忆性的文字,编选成册,起名为《芳草斜阳忆行踪——伟人、师长、朋友的故事》,交付出版,并约我为它写一......
拳打狄克们 鲁迅逝世后,萧军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曾将新出版的《中流》、《作家》、《译文》等刊物,在鲁迅墓前焚化。这些刊物......
一个因政治原因而缘起的案件,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各自立场的松动,而在法律层面得以软化。 1936年6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46年7月,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费孝通一直生活在焦虑和担忧之中。他的名字已经上了黑名单,特务开始跟踪他。 11日,李公朴被暗杀......
南京市2015年三模有这样一道试题: 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唾沫星子也能淹......
读书不分时间和季节,可仍要取决于心情。若是嫌冬日的寒风阻挡了读书的兴致,夏日的阳光又惹得人心生烦躁,那么何不在春天将到的时候好......
只要一提起“竭诚为读者服务”这七个大字,人们就会想到邹韬奋先生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创立于1932年的三联书店80岁......
邓颖超和周恩来(连载四)□金凤十九、“我们一定会回来的!”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加紧......
闻一多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他和夫人高真本是亲戚,在闻一多才八九岁时两家便订下了娃娃亲。 1922年,闻一多清华毕业出国前夕,接......
黄洛峰(1909.2-1980.11)原名黄垲,又名肇元、伯庸,云南鹤庆人。1924年在昆明成德中学上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新文化和新思想。1925......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刘军、田军、萧军;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萧红。萧军和萧红名字后一个字合起来就是“红军”,这是他们取......
1938年春,在陪都重庆沙坪坝街上开有一家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并销售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及国内文坛佳作,每天从早到晚,门庭若市。提起这家书......
现在我们提起李公朴这个名字来,一定要与另一个名字连在一起,那就是闻一多。而大众对李公朴的认识,似乎也停留在了他被打、被暗杀这一......
<正> 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
周巍峙,生长于江南水乡,却有一个群峰壁立的北国风光名字。也许是与其文弱外表形成了反差,1964年1月,他在人民大会堂陪同毛泽东听音乐......
公朴先生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三十年代他在上海和邹韬奋等筹办《生活日报》,和艾思奇一起编辑《读书生活》半月刊,后来成立读......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和郭沫若同在北京任职,过往甚密。吴晗常去郭老家作客,郭老一看到吴晗来总是很高兴,两人开怀畅谈,大多是谈学术界的问......
一、早年与毛泽东的相似经历毛泽东比我的父亲章乃器年长,当章乃器1897年在浙江山区青田县的小塬村呱呱坠地时,湖南湘潭韶山冲的毛......
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教育家李公朴担任申报流通图书馆馆长时的建馆方针、指导思想以及取得的业绩。申报流通图书馆“播种知识于大众......
郭沫若于1948年7月16日《光明报》新1卷第10期上,曾发表一篇纪念邹韬奋、李公朴、闻一多与陶行知四位先生的文章,题为《南无·邹李......
1946年6月间,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在这政治气氛萧瑟、冷酷的年份里,7月11日、7月15日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分别在云南、昆明......
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有记载的历史中,从最初的甲骨文字,象形文字,到指示、会意、形声等,无不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文字能够跨越历史......
李公朴先生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和新闻出版家,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先贤。2016年是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80......
李公朴是中国现代史上享有盛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社会教育家,其主持创办的社会教育、抗战教育和积极参与创办......
黄洛峰(1909-1980),云南鹤庆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昆明设立云南书报社,以此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李公朴、艾思奇、郑易......
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注毕生的精力追求民主真理,并将个人的追求完全融入整个社会与民族的追求之中,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主......
【教学片断】 课即将进入尾声——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赞《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中国近代史中的民主革命虽然有着不同的呈现路径,但民主人士的参与和努力无疑是我国民主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面。李公朴作为我......
<正>一个出版者,要开展自己的出版事业,首先要找到读者,与此同时,还得找到作者,只有与作者、读者密切配合,出版事业方可能成为现实......
提起夏琫瑛女士,老一辈六安城里的人都很熟悉这个名字,六安人称她为'淠水女杰',南京人称她为'钟山名士'。为缅怀......
<正> 在我国内战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历史转折关头,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与民主,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