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刊相关论文
《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后期改名为《中国杂志》)是一份由几个外籍外裔的侨民学者创办的杂志。它的撰稿人主要是居住在上海的外侨和华......
通过梳理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版情况以及各地的源流和收藏数量,说明近代报刊是重要的出版文化遗产。在叙述中国近代报刊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近代大众报纸系在鸦片战争前后由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报纸广告亦发端于西人。时值国门初开,再加上传统以来中国人对洋人和洋玩艺......
<正> 1868年,日本展开史称“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899年颁布第一部近代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翌年进行......
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舆论的逐步开放,包括报刊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从无到有,在挫折中不断得到发展。近代报刊为......
摘要梁启超在1893年的“公车上书”中成为重要的组织者和宣传鼓动者。其时,梁启超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都有自己的主张,对报业的流弊......
方汉奇同志的新著《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专著。 据不确切统计,中国近代报刊大约有七百种......
<正>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
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
本文通过追溯梁启超报刊活动的演变轨迹(1896-1907),意在探究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空中,中国近代报刊在提升人......
【正】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经过萌芽期之后的报业高峰期,报人的职业自觉意识增强,......
中国新闻漫画的成长伴随着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国漫画期刊的创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达到一个高潮,《时代漫画》就是其中的佼佼......
晚清以来,新闻出版业异军突起.浙江作为文化发达之地,在晚清和民国期间,先后创办报刊达100余种,这些报刊对当时浙江的政治、经济、......
【正】 《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在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个中文期刊。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
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
就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以报刊为核心的传媒无疑是面向西方、东方的窗口。通过传媒看世界,其结果往往取决于报刊开放的广度和......
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作为公共领域特殊形态的报刊公共领域,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报刊必须具有公共性,二是......
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评价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笔者将 1 9世纪初来华的传教士同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作了一个对......
本文通过追溯梁启超报刊活动的演变轨迹(1896-1907),意在探究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空中,中国近代报刊在提升人......
《加入世界场域:早期中国近代报刊所呈现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的视野横跨东西、立足全球,既有外国学者自身的西方视野,......
<正> 秋瑾为《中国女报》所写的发刊词已历世85个春秋,今天依然闪现出耀目的光彩。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激愤的妇女解放的纳喊催人......
<正>在中国,新闻成为漫画的载体,从真正意义上说始于20世纪初。我国近代新闻漫画兴起于1903年。它以当年12月15日创刊的《俄事警闻......
在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动荡中,报刊媒介在政治缝隙中存在着较多的发展空间,更容易在公共领域形成有力量的话语权,报刊舆论起到......
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以报刊为主要形式.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
梁启超作为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从事报刊活动约三十年,见证了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起步发展时期,深刻地观察和理解我国报刊界当时存在......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1865——1898),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进步思想家,还是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早年就“......
鸦片战争前,广州诞生了中国内地最早的中英文报刊。这与广州的国际贸易地位和传播生态有着密切关系。以十三行为中心的国际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