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相关论文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政论家,文化保守主义者。本文以章士钊《甲寅》时期(1914......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由于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多强调现代文学“新”的一面,将“白话文学”“人的文学......
一百年前,陈独秀、李大钊、吴虞、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新青年》《甲寅》《星期日》等期刊为主阵地,对袁世凯、康有为等人......
把章士钊的思想和实践放回20世纪之交的中国,结合其生活史,方能清晰认知其创办《甲寅》前后的历史状况及思想发展。章士钊在《甲寅》......
民初,传媒逐渐兴起,邵飘萍供职于《汉民日报》,写的文章中常有他人所不敢言的内容,读者称赞不已,却为当局所不容,视为眼中钉,定要除掉方后......
民初知识分子延续戊戌以来的参政热潮,通过报刊政论议评政治和改造社会。至袁世凯帝制运动兴起,知识分子方觉悟政论无用,其标志是《甲......
《调和立国论》是章士钊发表在《甲寅》月刊上的一篇重要文章,以它为名的调和论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理论,对此后的五四运动......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
1915年 9月创刊的《新青年》 ,在其创刊之初 ,与《甲寅》月刊之间 ,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
《甲寅》与《新青年》渊源颇深,胡适一句"同是曾开风气人",道出了两家刊物在民初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密切关系。本文另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