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相关论文
在《语丝》初刊的《秋夜》版本中,当下通行的简体“枣”字原为“棗”,其“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句法乃“拆字造句”的游戏......
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之下,各阶层知识分子在相继经历了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失败后将救亡重点投注在思想文化的革新上,“新青......
新诗和旧诗一度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胡适初倡文学革命,先给旧文学安上“三大病”:无病呻吟、摹仿古人、言之无物。后来又加上五条:不讲......
“文学革命”暴得大名后,胡适未等拿到博士学位便于1917年应陈独秀推荐、蔡元培邀请来北大任教,时年不过二十六岁。他在北大开了英国......
2018年是 《狂人日记》 发表百年,2019年为五四运动百年。20世纪的硝烟已经散尽,而启蒙与救亡,“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众声喧哗犹在......
鲁迅与钱玄同,曾经有让人羡慕的真诚热烈的友谊,尔后又有让人们惆怅的视若路人一般的对立。他们是同学,是战友,到了晚年,一个仍然忧患于......
[关键词]思想,专业素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22-04 2009年年底,......
许志英先生于2007年9月14日凌晨决绝辞世,先生的离去令红尘中的人们喧嚷不休。 先生专治现当代文学,为该领域知名学者。1955年至......
摘 要: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欧化”方案,不仅源于翻译中“保存原著的精神”这一原则,同时还与文学革命先驱们对新文学的构想有关。在......
报刊在我国出现很早,当时的报刊和现代报刊不同,是类似文书的抄本,主要是官府抄发皇帝诏书、命令,政府法令、公报和大臣奏议等文件或是......
10月16日晚,《胡适留学日记》以上亿价格成交,创下文人日记世界拍卖纪录。这样一本记录留学见闻与思想的胡适日记,为何会价值斐然? ......
摘 要: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极大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从我国文学革命角度进行分析,英国文学浪......
摘要: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华文化之所以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就在于她源远流长、前后相接、一脉相承。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
摘要:发端于《新青年》的“新文学”与“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主体,“新文学”是百年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与核心......
平常我们总是充满了期待地把将要来到的世纪、年、月、日称为新的,有意识地在平常的时间顺序中加上改良或革命的涵义。中国古人说:“......
新世纪的旧体诗词热,我认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歌一直占据中国文坛的正......
金理《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一书是非常厚重的,他显然是带着对二十世纪经验教训的浓厚关切,更带着对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状况的敏锐......
一 所谓现代化,就意味着对传统的超越。那么,文学的现代化自然离不开对传统文学形态的不断扬弃。具体到中国社会,我们可以看到......
一、“昧于世故人情,不善与俗人交接,独知读书”的闻一多“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先驱者向旧思想、旧......
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之下,各阶层知识分子在相继经历了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失败后将救亡重点投注在思想文化的革新上,“新......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以“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一、《呐喊》反封建思想的......
摘 要: 文章就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这一问题,从文学革命的内容、胡适和陈独秀的主张、文学革命对民主与科......
胡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四时期,他积极提倡、组织并亲自尝试译介西方优秀......
《新青年》的编辑集体形成了社团。《新青年》第4卷第1号的出版,标志新青年社团的正式形成。这之前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三卷是新......
新文化运动初兴之际,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尤如觉醒的号角,唤起了一场轰轰烈......
1898-1903年,梁启超是中国社会颇具影响的风云人物,他的政治活动、言论思想以及文学革命都在此期达到盛极一时的顶点并成为后世持续......
摘要:五四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不可置疑的深刻影响,它既是旧文学的掘墓人,又是新文学的探索者。文学革命受历史情境的影响,无可避......
钱玄同(1887—1939 年),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自称疑古玄同.浙江吴兴人.著名国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思想家.rn钱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诸如小说则被称作道听途说,街言巷语,不登大雅之堂,一定程度上,小说足可以由士大夫闲暇之时施舍给民众消遣的,......
回顾历史,五四运动本身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在它之前,是倡导德先生、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
翻检 1917— 194 2年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 ,我们可以发现“人民问题”是这一历史时期诸多文艺运动无法回避的话语焦点 :从文学革......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扬把它和“五四”文学革命相提并论,将它称为“第二次文学革......
“五四”时期鲁迅小说因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但从鲁迅的全部创作来看,除了三部短篇小说集和......
中国现代文学所迈出的艰辛的第一步,既有其充分的历史必然性,也与许多偶然因素的相叠密切关联.胡适与陈独秀的交往与共识,留美体验......
写作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是写作创造行为的“大技巧”,也是从文化到文学的一个中介.胡适和陈独秀主导的“五·四”......
胡适从1915年开始就酝酿文学改革,1917年的发表,提倡文学革命,对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在理论上倡导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有他的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充满了斗争。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在文学史上 ,自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Hu Shih vernacular......
为加强中西文化研究中的对话与互动,增进对对方学科的了解,扩大研究视野,提升理论水平,深圳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于2009年5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