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论》相关论文
我国古代不自觉的讨论过逻辑问题的人很多,但是能像公孙龙这样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思想体系,并且能够通过逻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陈汉生认为英文中“Mass Nouns”与古代汉语中词汇的语法结构更为相似,因此也更适宜用来解释公孙龙的《白马论》。葛瑞汉认为这一......
兼名是指两个以上音节或字符组成的事物名称。公孙龙是先秦兼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其《白马论》和《通变论》中,较系统地探讨了兼......
翻译即阐释大连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建中/──《名实论》之名与实斯特劳森说:“分析的一般概念就是一种翻译,或更确切他说是一种释义。......
本文分析了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的论证逻辑,并且指出公孙龙<白马论>一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冲出习惯的藩篱,给思维开辟一片......
日前,国内各大机构2008年的“金股”评选已然落下帷幕。数十只被机构寄予厚望的股票“众望所归”的亮相在投资者面前。 在这里,“......
邓析、惠施、公孙龙是先秦有籍可考的名家代表人物.邓析可以认为是相对主义的先驱,不具逻辑思想。惠施的“历物十事”从形式逻辑看,与......
自冯友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是否提出了抽象共相的问题便争论不休。陈汉生认为公孙龙无法在先秦哲学的唯名论......
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白马非马”被当作诡辩,已有两千多年。近来有几篇翻案文章问世,然而似不够彻底,为之辩诬总留条“片面性”......
<正> 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命题,是学界研究中分歧较大的争议点之一。本文拟从他的名实理论的分析出发,阐示这一命题的性质,以期......
【正】 “白马非马”是逻辑命题“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的形名家、辩者共同用作辩论的命题。公孙龙继承和发展形名家的学说,对这一......
【正】 公孙龙以《离坚白》思想成家,而以“白马非马”论断成名。《公孙龙子·迹府》篇说:“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
本文基于范启德的"任意对象"理论,为公孙龙的《白马论》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其主旨是想表明,古文的"马"、"白马"等词(《墨经》所谓的......
认为《白马论》之中心论题“白马非马”的本意 ,既非“白马不是马”,亦非“白马不等于马”,而是“‘白马’不是‘马’”,它是一个......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公孙龙大力倡说“白马非马”论,从整体来看《白马论》的论证是诡辩式的,诡辩的成分大大......
本论文以现存《公孙龙子》中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指物论》为依据,研究公孙龙的语言逻辑和本体论思想。共分......
<正> 刊在《管子学刊》1989年第1期上的《“白马非马”与诡辩哲学》一文(以下简称“白文”),在总结“同诡辩作斗争的历史教训”时......
<正> (一)“白马非马”之辩与稷下学派“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一个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论题。从它的提出到发展为内涵丰......
【正】 有些书本是后人伪作,却托名古人以自重,《公孙龙子》是真是伪,也受到怀疑。清人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中说:“《公孙龙子......
【正】 “四人帮”所造成的学术方面的思想混乱,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哲学史方面。中国逻辑史也毫不例外。“四人帮”遭到了历史的无情......
本文认为,公孙龙是逻辑正名理论的开拓者,其《名实论》是一篇以“正名”为旗帜的文章,《白马论》是对《名实论》逻辑正名思想的补充和......
【正】 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0年),复姓公孙,名龙,战国晚期赵国人,著名辩者。逻辑著作有《公孙龙子》,内含《府迹》、《白马论......
“白马非马”是战国末期著名辩者公孙龙在《白马论》中阐述的名垂史册的辩题。这个命题“假物取譬”(《公孙龙子·迹府》),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