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相关论文
自我意识在亚里士多德的感觉理论中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如何理解自我意识问题,存在着令人困惑之处:如果自我意识是对个别感觉的感觉,那......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动机是在道德情感和实践理性交互影响下形成的,它贯穿于从自然德性、伦理德性到完满德性的发展过程,这既是在社会习......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是西方政治学的鼻祖。他认为"城邦国家起源于家庭、村社的发展",城邦国家的目的旨在"至......
斯多亚伦理学是否受到了亚里士多德或漫步学派伦理学的影响?这是一个直到今天都仍具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表现在朗(A.A.Lon......
马丁·海德格尔作于1922年、迟至1989年才面世的“那托普报告”对于理解这位思想家的前期哲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在其中端出了......
在西方文明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对后来......
中道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即中道”,这是......
亚里士多德在《劝勉篇》中提出了一种古代自然法理论。根据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观念,古希腊自然法具有规范性、自然性和恒常性三个特......
德性伦理学或美德伦理学并不足以完整地描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幸福既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理论旨趣,又是其伦理学理论结构中最为......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自然是政治动物”的命题,首先是生物学含义,其次是政治学含义。从生物学看,政治动物与非政治动物的区分是类型上的......
中西美学史上庄子和亚里士多德最早将"丑"纳入审美范畴,但在处理"丑"如何能成为"美"这一问题上却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
在关于道德行动的正确目的如何获得的讨论中,由于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伦理德性给予目的,而伦理德性又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德性,另一......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理论是一种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这个问题,学界一直存在大量争论。有些学者试图突破将“利己”—“利他......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生命活动包含向善的趋向,追求幸福是终极目标,即最高的善。不同于其他生命体,人获得幸福非自然形成或运气使然,而......
基于亚里士多德视角下“如何能够幸福的”,首先对于德性持有且未丧失品行的对象,可以通过伦理学的学习和关心能力去获得和享有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著作《诗学》的创新之一是对“卡塔西斯”(katharsis)即借助恐惧和怜悯净化感情的发现。然而,由于亚里士多德本人并......
电影《胭脂扣》自问世以来受到一代代人的追捧,该影片情节结构错综复杂、叙事视角相互交织、人物性格生动鲜明,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同时......
亚里士多德对《俄狄浦斯王》推崇备至,多次在其著作中引用提及,并将其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在其文学理论著作《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古典美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源流之作。他的美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其关......
幸福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所热衷讨论的话题,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也有许多哲学家对幸福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亚里士多德与伊壁......
“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是否是一种美德理论”这一问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当代美德伦理学的性质、作用和类型,涉及我们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
幸福是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永恒思索的问题,也是古今伦理学家不断争辩的伦理话题。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与密尔分别作为......
“戏剧性”是文艺理论、戏剧理论的重要概念,但其内涵颇有争议。学术史上对“戏剧性”问题的探讨从亚里士多德《诗术》开始,并将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悲剧作为论述中心,凸显了悲剧较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从《诗学》一书出发,并结合亚氏其他著作,把握悲剧作为全......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集中体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认为幸福不仅是最高的善,而且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同时,又认为沉思是......
自足之人是否需要朋友?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花了很大的篇幅,用相当复杂的论证讨论了这个问题,在......
“人的活动”论证是亚里士多德基于对于灵魂“有逻各斯部分”的整体观点的。它与“实践”论证一道构成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是灵魂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第五卷的整个篇幅都在讨论"政体变革"以及"如何保......
海德格尔挖掘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现象学要素,借助亚里士多德文本的分析阐发现象学分析方式在揭示概念意蕴方面的原生性特质。海德......
“不能自制”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尽管不能自制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哲学史上鲜有定论。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不能自制......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西方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的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其理论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们都视中庸为最......
“自然”概念是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们对于“自然”概念的理解不一。米力都学派的自然......
自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努斯”概念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努斯”给与了特别的关注,也因此“努斯”概念成了古希腊哲学的重要......
哥白尼虽未突破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框架,但在理论预设上做出了重要革新。这主要体现在:在地球的动静与形状上,亚氏认为地球是静止的......
本文主要试图按照存在和描述之间的张力这条线索来贯穿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eta卷,从而解决其中的一部分理论问题。存在与描述......
矛盾律在逻辑学中的地位并不清晰,不仅其多层面的表达形式未达成共识,对其本身成立与否也有争论。亚相容逻辑学者通过限制矛盾律的......
友爱作为关涉于他人的伦理德性,作为古希腊社会之中具有美善感的个人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亚里士......
自制是居于节制与放纵之间的中间性品质。出于实践需要,自制针对的是那些没有能力达到节制德性的人,自制既与节制类似,又不同于节......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源头之作,其提出的悲剧理论思想在后世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01年创作......
西方悲剧理论与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嬗变与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到语言转向的这一发展变化有着......
在悲剧《俄狄浦斯王》中,印证了不少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必然发生的结局与特定条件下的偶然互相交织,促成了对观众思想道德的陶冶......
德国古典学家韦尔纳·耶格尔在他的名著《教化》中提出,古希腊文化的独特品质在于一种强调"理念"和"形式"的秩序感,以及以此为......
形而上学在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取得了惊人的复兴,当代形而上学的讨论是借助于新的逻辑工具对以往问题的分析进行的,表现出了极强的......
作为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散见于其对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等论述中.他在自然视域中通过“......
西方悲剧学说史本属历史美学范畴,历史悠久、体系完备,随着古希腊悲剧的兴起而经久不衰.基于此,运用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悲剧理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