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相关论文
1949后文化界最初发动的几次重大政治运动,例如批判《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等,茅盾基本居于局外人、......
共和国“红楼”戏曲建国至“文革”间的17年,“红楼”戏曲的编演空前繁荣,其影响也空前广泛,出现了多部思想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其中有......
1954年到1955年,毛泽东同志直接介入并强力干预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纵观这场远远超出学术讨论和批评范围的政治批判运......
作为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红楼梦研究》本身具有典型性意义。囿于中华文化与作品文本密切的联系,如何权衡二......
<正> 俞平伯致周扬的三封信1954年,学术界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一次正常的学术争论,突然演化成为政治领域的一场大批判。本来在学......
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新红学”的权威作家。《红楼梦辨》是他的早期著作,也是他研究《红楼梦》的基本成果。解放后由此书修订而成......
李辰冬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卓有成就的古代文学专家,红学研究硕果累累,收获颇丰。但除却其红学专著《红楼梦研究》外,其他著作并未......
<正> 二十年代初,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问世以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有寿鹏飞的《红楼梦本事辨证》......
本文是在1988年11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当代红学研讨会上的中心发言。目的在全面而深入地总结1954年批俞的历史教训,反对“左”的禁锢,......
受泰勒及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影响,李辰冬从时代与个性两个方面,对曹雪芹和《红楼梦》加以阐发,并从跨学科的角度,着力开掘"《红楼......
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学术观点引起其他学者的批评,这本属于学术领域的正常争论,但因毛泽东的介入,1954年文艺界开展了对俞平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