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承气汤相关论文
三承气汤是治疗大便秘结很重要的方子,也是其他很多方子的基础,要弄清楚这三个承气汤的相同点,不同点,都应该在如何情况下使用,这......
吴瑭继承了张仲景下法思想,充分发挥和扩展了“三承气汤”下法适应证,使温病下法自成体系.现就《温病条辨》诸下法内容予以总结分......
目的:建立三承气汤中大黄酸、大黄酚和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RP-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80:3.6:16.4),于428......
张锡纯乃近代临证大家,创衷中参西之说,对于近代中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临证过程中,对于<伤寒论>方的运用极有心得,也......
目的:研究复方配伍对三承气汤中君药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溶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P-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大黄单味水煎液及三......
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大有可为天津市南开医院急腹症研究所(天津300100)吴咸中,郑显理外科手术是急腹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手术治......
对比三承气汤在《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应用的异同,总结吴鞠通对三承气汤使用原则的认识。三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阳明......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
大黄古称“将军”,或称“锦纹大黄”,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源于......
<正> 下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胃肠积滞、寒热便结或悬饮腹水等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以下法治疗便秘,本文仅就此谈谈个......
<正> 三承气皆出自《伤寒论》。因其能攻下腑实,泻热救阴,承顺胃气,使塞者通,闭者畅而故名。吴瑭云:“承气者,承顺胃气也”“故承......
<正> 辨舌用药,最早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有指导意义。如《伤寒论·阳明篇》:“阳明病,脉浮......
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条文,认为以痞满燥实坚之程度与有无分辨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之法有失偏颇。热与实,是区别三承气汤证的......
方剂课与中医各个学科关系极其密切,它是基础向临床过渡的一门桥梁课程。因此,方剂在中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交流经验,本......
目的 :探讨三承气汤对里实证模型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粪便法制造里实证便秘模型 ,采用平板细菌培养 ,菌落计数的菌......
<正> 本文总结1967年5月、至1983年11月止,以中医中药治疗癫狂病280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有男218例、女62例;年龄......
张仲景称便秘为"大便难"、"大便坚"、"脾约"、"不更衣"、"阴结"、"阳结"等,多与外感、津亏肠燥、阳虚寒凝、阴血亏虚等有关。临证......
下法是用具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使患者发生泻下而达到治疗里热证目的一种方法,它既是一种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又是一种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