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相关论文
为防治黑土退化、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区已发表61篇文献543组研究数据,利用Meta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黑......
东北黑土土质坚硬、级配良好、压缩性高,且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工程性质复杂。目前针对东北黑土的压缩性问题研究较少,相关试验......
本论文以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采样、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采集黑土带、不同开垦年下、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及不同耕......
冻融作用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限制因子之一,能够改变团聚体的大小,影响土壤理化性状,造成土壤机械结构破坏而且随后不能自然......
学位
以我国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4—2005年采集的136个土壤样品在3699~12000cm-1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原始......
【目的】为表征长达35年轮作与施肥条件下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特征,解析长期施肥及作物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东北......
1978年7、8月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号召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科学种田,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
本研究在东北黑土大豆主产区进行,四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大豆轮作、连作(连一、连三)、迎茬及休闲地五个处理区。重点分析了大豆生......
本文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中部黑土为供试土壤,在系统研究了东北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与......
根瘤菌(Rhizobium)是一种较早被人类应用和研究的固氮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为宿主植物提供氮素营养,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
基于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利用~(13)C标记的玉米秸秆进行田间原位培养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在土壤的转化及......
研究应用基于Illumina公司的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深度解析东北黑土大豆短期连作和长期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通过对细菌16......
摘要:陶土是陶瓷艺术的主要材料,是陶瓷艺术的造型基础,根据不同的土壤制作出来的陶土,烧制出的陶艺作品的效果也不一样。目前所使用的......
就黑土退化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土壤退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有机无机复合......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祥云火炬在经历了大半个中国之后来到了东北黑土大地。记者了解到,在即将举行的哈尔滨火炬传递活动中,黑龙......
在系统研究了东北黑土耕层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组复合体含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用三角坐标法研究了不同类型......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
阐述了东北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养分状况以及经营利用方式的关系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向.......
8月26日至27日,六国化工东北市场“六国网”控失肥现场测产观摩报告会在黑龙江街佳禾新市隆重召开.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的......
东北黑土是世界三大片黑土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域面积近1000万公顷。根据土壤普查资料统计,黑土总土地面积为595.......
黑土耕垦后,肥力性状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数则表现为自然肥力逐渐下降的趋势,并派生出降低土壤生产力水平的障碍因子.根据农田黑土调......
2009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进行6个土壤水分水平控制的大豆盆栽试验,土壤水分分别是:15%、18%、24%、30%、40%、48%。结果表明:土壤......
东北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对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借鉴国外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的经验,保护我......
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东北黑土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质地疏松、适宜农耕、适合农作物生长......
选取中厚层黑土、中层黑土、侵蚀黑土、薄层黑土4种典型黑土进行定点定位研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黑土障碍因子......
选取我国东北黑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光谱特性并分析黑土主要参数与近红外光谱的相关性。通过比较东北黑土和北方潮土光谱特征的......
开垦荒地和翻耕农田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加速土壤有机碳(SOC)损失.通常计算土体中SOC的损失时忽略了侵蚀和沉积作用产生的SOC在景观......
摘 要:对东北黑土区域的水土保持性耕作是重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黑土进行保护。近年来,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黑土结构......
在东北黑土地上自然生长的野菜婆婆丁近年来悄然登堂入室,成为菜系新贵,婆婆丁是怎么成为东北城市餐桌绿色新秀的呢?......
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本文首先是介绍了东北黑土土壤碳排放背景和必要性,然后采取材料和方法,得出结......
【目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普遍受到碳(C),氮(N)、磷(P)等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东北黑土区土壤理化性质、微生......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添加尿素(U)、尿素+葡萄糖(U+G)、尿素+秸秆(U+S)的培养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初步研究了不同处......
氮素养分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施氮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并由......
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五分之一,东北地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
引言田畴千重浪,沃野万吨金。东北黑土地上万亩稻田显得格外美丽。因为从全国各地传来中稻人梦寐已久的佳音:经过多少人的不懈努力,中......
文中对气候变化与东北黑土冻融作用及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黑土冻融作用发生的气候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对黑土......
东北黑土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是难以再生的珍稀资源,由于长期以来无限度的垦殖耕种和掠夺式的生产经营,黑土资源遭到严......
施肥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施肥使得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生产能......
东北黑土区土地凭证、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耕作和秸秆利用方式,导致耕层土壤紧实,犁底层......
东北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地资源之一,但开垦后的加速侵蚀正在导致土壤持续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本研究根据侵蚀和耕作对土壤剖面......
<正>黑土文化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一员。随着黑土文化的发展,黑龙江人的文化自觉性日益提高,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意识不断加强......
2011和2012年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生育期滴灌施氮次数与施氮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施氮次数取1次(......
【目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抗病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长期施用化学......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中部,黑土因含腐殖质而生产潜力较大。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近年来不断出现黑土资源地力下降、土壤质......
东北黑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沉积物,在对红土母质和黄土母质上发育的两种东北黑土剖面土壤进行小于2μm粘粒的化学组成和XRD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