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相关论文
<正>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解决男科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临床学科[1]。中医男科学......
目的 对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中医人才培养政策的着重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后期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政策工......
师承教育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中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加......
晚期肿瘤患者身心都遭受极大的痛苦,因此临终关怀意识是肿瘤科医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临终关怀能够改善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以及缓解心理痛......
华北国医学院作为中华民国时期北平地区较具影响力的中医院校,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医药存亡的关键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医......
中医预防医学人才是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是我国公共卫生行业新生力量。新冠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人才结构单一、中医特色......
中医传入新加坡后以中医慈善机构为主体推动当地的中医教育、医疗和科研的发展,至2000年中医才被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但是中医......
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却在十六世纪以后受到西方医学影响逐渐失去其主要地位。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教育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利用Ci......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此方法应用在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中,是一种培训方法的新突破、新改革。运用思维导......
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中医类课程蕴含着中医药文化优秀品质,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
中医思维是指中医在从事医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理解自然、社会和人体生理病理问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模式.中医急诊......
西医学习中医,简称“西学中”,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模式,60余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正确的,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1954年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如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创办中医学院、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等,当年......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高年级学生的从医信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医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3所中医......
现今我国的中医学培养模式以院校制培养为主流,受众也以高考应届毕业生为主体,造成了本科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有国学基础薄弱、逻辑......
“互联网+1+4”线下线上融合模式,即是以中医养生教育为主导,利用4种与老年人生活、养生、学习、爱好息息相关的场所,为有效满足老......
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发展、创新的原动力,中医教育与中医人才应当重视中医原创思维的教与学.从名老中医角度调查中医人才学习与应用......
本文从历史学、医学史和教育史三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史料详细梳理了民国时期贵州中西医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西医教......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承载其传承的主要载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
新中国中医政策调整后,真正解决了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温课基本教材难题的,是《中医学概论》的问世。这部当年销量最大的中医图书,契合......
在"中医科学化"方针指引下,全国多数地方在1950年代初都开展了中医进修工作,以使中医业者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能够承担更多的医疗预......
在对前版教材及多部同类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面向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影像学教材改编思路。提倡认真......
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对近现代新加坡的中医药发展与中医人才输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创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存的中医学校——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被要求停止办学,引起了关于中医是否应当办学的争议。第1次全国卫生会议后,该......
丁甘仁(1866—1926)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采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
清末民初,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天津有北洋医学堂、陆军军医学校、卢氏医学院等西医高等教育,但中医高等教育一直缺失。......
朱南山暨其子朱小南、朱鹤皋创办的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是近代最具革新精神的中医院校。其附属研究院以“实现国医科学化,培养国医高深......
创办于1932年的厦门国医专门学校,为近代福建地区首屈一指的中医学校教育机构.在中医教育得不到政府支持的社会环境下,以吴瑞甫为......
福建的近代中医教育始于“三山医学传习所”.该传习所由福建名医陈登铠创办,1911年11月获得内务部批准,1917年8月5日正式开所.陈氏......
对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来说,中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国期间,各地纷纷兴办学校,培养中医人才,但在台湾一直没有专门的中医学......
随着西学东渐,由于医政政策、教育体制以及西医在社会各层面的广泛传播,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面对逆境,中医界顺......
目的 探求开展诵读经典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9—2020学年,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学八年制扁鹊班为诵读经典......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未来发展上面临着重重困境。中医药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内核,二者密不可分,《黄帝内经》最能体现中......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中医同西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尽管如此,中医学仍受民众质疑。面对质疑......
救死扶伤、守护健康是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在医学院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让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
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规培“双轨合一”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是加强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方式,......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临床的骨干课程,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长期以来,中医高等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是中医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中医高等人才培养历程,总结梳理其特点,查找影响人......
在过去的10年里,澳大利亚的中医教育已经从私立办学逐渐发展到国家大学.与此同时 ,私立中医学院仍在继续,并努力改进其课程设置,从......
中国古代中医药知识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医学家的传播和非医学家的传播两种方式.医学家的传播方式包括:师承制传播、蒙学制传播、......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
辽宁中医药大学采取组建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新设系列实验教学课程等多项措施强化中医类专......
“新医科”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师承教育作为中医教育独具特色的传统教育模式,应充分发挥其独到优势,......
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对当前学院制教育模式弊端的补充,在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实践,并且在育人理念上已逐步达成了统一.然而在书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