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基督教会相关论文
《边疆服务》是由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创办的边事刊物,本文旨在考察刊物的创办背景、发行过程、主要内容、作者群体以......
1930年代后期,在"社会福音"神学思潮以及中国教会要求自立、实现"本色教会"的背景下,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了一场旨在服务西部......
翦伯赞先生在1947年10月下旬至次年11月中旬,因逃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而流亡香港。初住李济深将军的招待所,后迁居九龙山林道,......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曾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
今年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极具意义的日子里,我特撰文纪念我的大哥林志道,他和千千万万同胞一样,为争取中国人......
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是中华基督教会16个教会之一,成立于1927年,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曾经遭遇了不少挫折。但逐步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
抗战期间,兵燹惨烈,教会损失惨重,经费来源隔绝,各项事工难以为继。为了应对时代诉求,戮力同心,对抗暴日,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代表的华人本土......
曾经参加教会活动,投身边疆建设,持续时间长达16年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的同工及其所服务的川康地区藏、羌、彝、汉200余万边......
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是在国民政府支持下,以教会立场在川康边地从事边疆建设和服务的社会活动,在实地服务与边疆研究方面......
提要:1950年前后,中国经历着政制及社会的重大转型,中国基督教会为适应这一变化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冻结一切......
中华基督教会汕头区会曾被视为教会自立的典范,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该区会却面临空前的财政经济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引发各堂会内部......
本文旨在通过重建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在四川西北及西康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及宗教事工的历史,认识战争与社会转型中的中......
<正>杨天宏教授新著《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Salvation and Selfsalvation:A Study of the Border Service......
边疆服务是中华基督教会在抗战期间发起的旨在服务边疆少数民族,促进边地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抗战后方的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西部民......
1928年10月7日礼拜天,正值金秋,这天下午,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热闹非凡,一座崭新又独具中国风格的建筑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为纪......
清末民初的教会合一运动,在基督教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中国基督徒力量的发展与壮大,受民族思潮和大革命思想......
<正> 基督教自唐代以来,曾数次随东西方的文化、贸易交往而传入我国。可是从十九世纪起,基督教对华传教活动则是依仗殖民主义侵略......
从1930年代末开始,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了一场"边疆服务"运动,基督教传播也同时展开。边疆服务带有"社会福音"的鲜明色彩。在......
<正>"中外新教合作建制"是中国近代史专家、美国加尔文大学裴士丹教授(Daniel H.Bays)针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基督教发展提出的一个......
本文考察论证了福建基督教在近代全国基督教史上所占有的下列两个方面的重要地位:一、信徒、教牧人员和教堂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乃......
中华基督教会是由基督教15个教派的华人教会共同组成的全国性的合一教会组织,广东协会是其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一个教会。它成......
本文旨在重建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部在各个服务区域的医疗卫生事工的历史。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
边疆服务运动是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为实践其提倡已久的“社会福音”而开展的改造中国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状况的实践活动。边疆......
1939年冬,抗战烽烟已弥漫大半个中国之时,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以下简称"边部")在四川成都正式宣告成立,一场旨在于西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