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相关论文
摘要:《中苏文化》是抗战时期由中苏文化协会创办的特殊刊物,旨在宣传中苏两国文化,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中苏文化......
师哲 口述 李海文 著 九州出版社 9787510832901 2015-02 68.00 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
抗战时期,日本的扩张和侵略威胁到中苏两国的安全,中苏在对日立场上有诸多共同利益。两国由长期的疏远开始走向合作。 1937年8月2......
1989年,中苏“相煎”一二十年后,邓小平同志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见,标志着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作者时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对这一会谈的......
新近披露的档案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史料表明,召开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及在会议上发表共同宣言的主张,都是首先由中共提出来的。在此过程......
[摘要]本文利用迄今为止美国业已解密的情报档案和相关文献,以新中国成立后至1960年代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论述美国中央情报局......
1949 年 12 月袁苏联官方为毛泽东举行欢迎会 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研究发现,从内战打起来以后,美国人就在犹豫,到底支持不支持国......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 周年。中俄作为毗邻而居的两个大国,其双边关系不仅对两国,还对整个地区乃至世......
几次被延后的计划 毛泽东访问苏联,在他自己的计划中,是早就列上的。 还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曾提出访问苏联,同苏共领导人研究一......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逐渐转变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格局,这场战争最终以苏联自我解体为最终结局。这篇文......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从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的总路线出现分歧,继而展开大论战。之后又将矛盾扩大到国家关系,进一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和国......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边界线长达7600公里。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历史久远,但中苏友好时期边境上一直是安宁的。随着中苏两党两......
朝鲜战争一直作为美苏全球冷战大背景中的一个局部的热战吸引着学者和人们的眼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掀起了一......
《往事不忍成历史》最近正红。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阎仲川之子阎明,削笔细写其父与林彪及“四野”的种种旧事,述及“一号......
痛客,他们能够从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中找到普适性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需求,形成并提出痛点。中国痛客大赛的对应的痛客,来自全国各地,而......
“昨天做完手术,就像光线突然照进了漆黑的山洞,真亮。今天一早,我就看到了青尼罗河,真美。”已经58岁的拉曼激动地向中国医生形容他的......
苏联和中国两国关系史的研究,一直是现当代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两国从兄弟般的友谊,到公开论战,再到剑拔弩张、甚至流血对抗,其根本原......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将访问莫斯科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第一次出国访问。毛泽东此次出访,一是给斯大林祝寿,二是签订新......
中国和俄罗斯(苏联)两国有关43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历经44年山重水复的艰难历程,终于在2008年10月14日得到解决。这天,中俄两国代表在......
他对苏始终不信任,屡次发动反苏事件,甚至进行局部对苏战争,但又数度与苏合作,争取苏联对中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其统治的支持。......
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回忆半个世纪前的中苏友好活动,追忆中苏友协(“中苏友好协会”的简称)的历......
中苏中俄关系演变实录 历经40年,曲折艰辛的中苏中俄边界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它不仅“一劳永逸”地消除了两国关系中历史遗留下......
中国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正好是中苏关系正常化经历酝酿——实施——实现的十年。我作为外交部主管司——苏欧司的副处长、副司级参赞......
1973年初,我来外交部干部司报到,被分配到苏联东欧司。第一个与我谈话的是时任苏联处处长田曾佩,除介绍处里工作情况外,对我今后需要注......
在20世纪的中苏文化交往中,郭沫若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对郭沫若的文化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决定着他之后的文......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紧密军事合作关系的形成与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良好交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边倒"政策、共同......
八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是一件对于世界政治形势变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从表面上看,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中苏两个国家的事情......
1960年5月25日4点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藏族)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攀登,克服不计其数、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抗战胜利后,资源委员会接替了抗战期间由贸易委员会及复兴公司所办的事务,继续办理中苏易货贸易事项。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对深圳,我们基本都是从报纸新闻等媒体上了解的。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就再造了一个比许多国家都大得多的......
在朝鲜战争谈判过程中,中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电报、访问等形式积极进行互动,对谈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停战谈判过程可以大致分为......
1931-1941年之间,在东北亚的中苏日三个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边关系。崔可夫作为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亲身经历了发生在1941......
自新中国建立至苏联解体,42年间我们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马保奉撰文介绍了中苏互称“同志”的曲折过程......
上世纪中叶,中国与苏联交往时期的某一天,周恩来给毛泽东拟写一个有关中苏签订尖端武器协议的报告。早上去后,毛泽东批“原则同意”四......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
比较中苏历史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所走道路与苏联曾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一)关于中国革命 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