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以为上相关论文
传统中医义利观既坚持义以为上的价值追求,也保留对义、利的兼顾态度,即在行为动机上主张义以为上,不可逐利;在行为结果上并不排斥得利......
儒家在其道德建设过程中,强调"义以为上",力图使其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关于荣辱的体验,形成相应的荣辱观,实现其价值导向.儒......
从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来看,孔子、孟子、荀子义利观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认为追求"利"是人的本性,而且只有满足了人......
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关系的基本观点。义利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在历史上,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最大。它的......
孔子在义利关系上,提倡"义利统一"、"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这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治国原则,对于协调公与私、道德与物质、......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
中国儒家义利观历经几千年的流变,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和体系,其中虽有极端思想,但亦不乏存在某些积极的、具有良好社会价值的义利观。梳......
君子是儒家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人格形象,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格形象。张岱年先生就曾借用《易传》描绘君子......
对于梁山三女将在《水浒传》中存在的意义,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褒扬者誉之为巾帼英雄,贬损者则认为她们毫无女性特征,是被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热度的不断升高,学生每天面临着超负荷的课后辅导和学习。学生是教育的承担者,培训企业是占比较大的教育传授者,......
义利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干,凡为儒者均谈“义利之辩”。“重义轻利”涵养君子之志,激励炎黄子孙。儒学是中国特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
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居主体地位,其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和道德等各个领域,对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功过是......
<正>今天很高兴同大家谈谈中华文化问题。“中华文化精神”这个题目很大,我仅就个人学习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来同大家进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