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鉴相关论文
人物品鉴实际上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一个话题,跟人物品鉴有关的重大历史现象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汉魏六朝”采用一个较大......
人物品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化现象,又称为人伦鉴赏,最典型的、最熟悉的称谓是人物品藻。通俗的说,人物品鉴就是对人物进行评论......
摘 要:自然美在魏晋时代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也被引入人物品鉴,使人物品鉴成了一种诗意化的审美活动。时人创造性地以自然意象来品鉴......
东汉时期,流行着一种以“性分”品评人物的品鉴之风。《连丛子》中孔子丰关于“性分”的阐释,就与汉末这种人物品鉴风气相合。东汉时......
汉代的人物品鉴主要从道德品质角度来品评人物,而继承了品鉴传统的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却将品评的角度转向了审美,这一转变对中国绘画......
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杰出的政治理论识人著作,刘劭在文中肯定人物品鉴的重要性,而且关注情性,认为人的外在特征显现情......
提 要:“清浊”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这一命题萌芽于气论,在两汉以“轻清重浊”构成审视天人关系的基本视角,又在汉晋人物品鉴中得......
言意之辩的概念虽由汤用彤先生于1942年首先提出来,但言意之辩的论争却肇端于中国文化的轴心期,始于先秦《周易》、《墨子》与《庄......
汉晋之际,儒家贤能观念随着儒家思想的历史境遇而变化。政治上,汉末选才失实使儒家贤德观念遭到了曹操求才三令的公然僭越。思想上......
<正> 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文学风格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源远流长,丰富精微,且自成体系,与西方风格学相比,颇具理论个性。可以......
<正> 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钱南秀从时代基础、思想渊源、表现特征等方面对《世说新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魏晋审......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强调“人文合一”的传统,文章将文学创作与人物品鉴、人格精神联系起来考察,对人物品鉴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做了系......
魏晋之际的人物品鉴实质是以“观”为方式来评论人物的。它以中国气论哲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来审查一个人所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