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纹相关论文
T149《彩陶》邮票第1图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900-6000年之间)的人面鱼纹浅腹盆。人面鱼纹或称人面纹,是远古时期彩陶中最神秘......
北京奥运奖牌用金镶玉璧已是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对玉璧来历知之不详。辽宁省朝阳师专校长雷广臻教授向笔者披露,考古证明,玉璧起源于古......
良渚文化玉器是近年文物收藏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由于它具备极高的工艺水平和科研价值,因而膺品和改制品也在逐日增多,鉴定问题遂倍......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其基本形状是外体呈立方体,中穿一圆孔。《说文解字》上释“琮,瑞玉,大八寸,似车......
去岁年末,笔者应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邀请,赴宝岛进行为期三周的文化交流考察,主要考察内容是笔者从事多年的古玉研究。 台北故宫是享......
2013年6月中旬在榆林市举办的“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上,收藏家胡文高先生带来了八十件藏品以供与会者观摩,引起了各位专家学......
一、概况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均出土于陕西省境内:西安半坡遗址~([1])和临潼姜寨遗址~([2])各出土有7件;宝鸡北首岭~([3])和西乡何......
渔,《辞海》解释为捕鱼。《史记·货殖列传》:"舜,渔于雷泽"。这一记载说明,渔,即捕鱼,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像舜这样的圣人也曾......
彩陶,泛指古陶绘画,亦为中国陶瓷的最早发展期,距今约8000—3000年左右。涉及西安半坡文化、关中老官台、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的......
<正> 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彩陶上绘有许多人面纹,(图1—8)。关于半坡彩陶上的人面纹学术界有许多解释。例如有的认为是鱼类图腾崇拜......
半坡彩陶盆纹饰由口沿纹饰和盆内主体纹饰构成一种天象图式。口沿画“四正四维”宇宙图式,四维“个”字纹与文献相符,四羊纹表示日......
<正>四羊方尊上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全世界都知道她是中华民族的"国宝"。然而知道她出土何地的人不是很多,知道四羊方尊周围还出土......
2014年7月至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涿鹿县文物局对涿鹿故城遗址进行了联合发掘,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遗物......
<正>东亚地区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中心之一,其文化的交流相当频繁。国内已有学者分别从考古学上研究了3世纪、4世纪的东亚及其文化......
兽面纹与人面纹是先秦时期非常有特点的瓦当图案。本文通过对兽面纹的来源、分类及兽面纹与其他瓦当图案组合的研究,阐明了兽面纹......
<正> 近几年来,在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发现的岩画宝库,对打开古代北方游牧人的历史奥秘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化的资料。列字在《论“民......
<正> 一、饕餮纹的由来饕餮纹是我国商周时代青铜器纹饰中的主体纹样,青铜器是我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品,是继原始社会彩陶艺......
兽面纹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很少,对于这部分的纹饰研究进展的非常缓慢。史书......
<正>目次一研究背景及方法二剑的形制分析及年代推定三两周金属剑的渊源及发展脉络四相关问题研究五结语1949年以来,随着考古工作......
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琮有时会成对出现,它们的取料和制作相同,纹饰配合成组,可以称之为“双子琮”。双子琮可以分为预制和改制两种,由......
2001年4月,麻栗坡县文物管理所在该县八布乡的江东村新堡寨征集到2件羊角纽铜钟。据调查,2001年1月,村民在修公路时,在距新堡寨1公......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浇制,通高35.5厘米,口径28.6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此鼎是目前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