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相关论文
彩陶是新石器中晚期黄河流域中上游的代表性文化因素之一,而长江上游川西高原境内所发现的彩陶向来则被认为是源自黄河流域的影响......
陶瓷雕塑是我国最早的传统工艺之一:这是因为“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雕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
<正>梁思永先生发掘昂昂溪遗址已经80周年了。今年,是梁思永先生106岁华诞,遗憾的是,56年前,他就已和我们分手,告别了人间。梁先生......
一、引言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区和山西省运城市辖区南部即峨嵋岭以南以运城盆地为主体区域的豫西晋西南地区,位处豫、晋、陕三省......
壹.前言秦王寨文化的发现可上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人们对该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学术界仍以不同的观点......
西山古城兴废缘由试探韩建业1993至1995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在郑州西山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时期的古城址①,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该......
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问题陈星灿如果从1921年仰韶村的发掘算起,中国史前考古学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通过这70多年的工作,我们越来......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
对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抚慰我们对已经逝去时光的怀念,或者是为了满足我们对过去的好奇心——尽管这是支撑历史学存在的重要原......
<正>豫西晋西南地区一般是指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区和山西省运城市辖区南部即峨嵋岭以南以运城盆地为主体的区域,它们尽管分处于黄河......
仰韶时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它上承各地异彩纷呈的前仰韶时代文化,下启城邦林立的龙山时代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
<正> 黄河流域的原始彩陶艺术,是我国氏族公社繁盛时期在造型艺术方面的主要创作;自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以彩色陶器......
<正> 仰韶文化是在黄河流域最早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冬,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博士,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偕同中国学者袁复......
【正】 建国以来,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考古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庙底沟与三里桥"(......
<正>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
【正】 秦王寨遗址是我国较早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一九二一年当瑞典人安特生结束了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遗......
【正】 一、序言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便生长、活动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基础......
<正> 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发现逐渐增多,特别是解放以后,考古事业更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大批重要遗迹、遗物被揭露出来。这是研......
<正> 河南省調查發掘团于本年4月间奉命往河南省西部去考古。预定計劃是偏重史前的遺址。工作以調查為主,必要时可以做小規模的發......
<正> 一、引言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他认为这遗址代表着中国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
<正> 对于史前器物的认识,虽然是"史不绝书",但其认识基本上是片面、幼稚的,毫无科学性可言。传统金石学偏重于对有文字的金石的著......
<正>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线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其起始阶段,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是1895年、1921年、1926年、1928年。这几个年......
<正>1985年在三门峡渑池召开了"仰韶文化发现65周年纪念大会",并出版了论文集;2001年在此地召开了"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纪念大会";......
<正>文化遗址的共同特点是考古价值高,但观赏价值低,带来的收入不可观。我国发掘的第一个史前村落遗址仰韶村、夏都二里头村、"一......
<正>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解说词创作的很多技巧多是从文学......
中国现代考占学的神秘面纱是经一位外国人之手向我们揭开的,谈及中国考古学无法越过他的名字,他就是瑞典人约翰·贡纳尔·安......
<正> 一、引言中国史前考古学以及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开始是同安特生(J·G·Andersson,1874——1960)的名字分不开的。可以说,正......
<正> 一九五六年第八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了安志敏先生所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一文,简要地阐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
浅论西王村类型几个问题张天恩西王村类型是继福临堡二期类型①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类型.它继仰韶之余绪,开龙山之......
<正> 一、绪论中国农业的起源非常早,不但在传说上,就是在史前考古学上也可以找出许多具体的证据,不过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一般人认......
193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其所著《黄土的儿女》一书中曾谈到,他1921年在中国河南仰韶村发掘时,发现一块陶片上有稻谷的印痕,当......
<正>一我们决定要在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创办一份新刊物,以便把该馆不容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刊布的科学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因此,......
<正> (一)前言中国考古学史最早提到的稻作遗迹,是1921年瑞典考古学者安特生博士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从事发掘调查发现的。可是当......
<正> 一引言甘肃临洮寺洼山的史前遗址,是瑞典人安特生氏于民国十三年发现的。当时安氏曾加发掘,获得陶器等多件。他的正式报告于......
<正> 一、考古发现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意义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最终从消极地适应环境转变为积极地改造环境。从人类进化的意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