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创新相关论文
碳交易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程度也成为检验碳交易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碳交易机制的现状与未来成为重......
在“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调查和采访过程中,《经理人》发现,低碳创新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追求。 上海世博会场馆,就成......
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可持续转型增长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外部环境对效率影响作用,构建包含非期望......
近年来,由化石燃料过量使用导致的全球气候剧变、城市雾霾横行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低......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在创新产出与低碳效益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国家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作用。低碳创新已经俨然成为高碳工业城市文明向......
中国工业的低碳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赢”的关键支撑,但现实中从低碳效益维度对工业行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将影响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概括为五类,并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低......
在服装设计领域,传统单一的面料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和相对应的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因此,面料再造应运而生,并结合低碳这一要素。极......
针对企业低碳创新合作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基于现实复杂网络结构特征,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有限理性下企业低碳创新合作行为网络演化......
摘要: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促进低碳创新的重要手段。依据政府与资源型企业在实施和申报财政补贴过程中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性,建立......
随着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日益强劲,全球都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共识。从高碳的工业城市文明向低碳的绿色生态文明......
摘要:为弥补现有基于动态演化视角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研究的不足,深入探究了其自组织表征,并引入Logistic改进模型,对其自组织演化过程......
池州自古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在新的发展时期,池州人正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名城宜居、民富市强、民和政通的新池州。 ......
在碳规制加强的背景下,引导企业事先察觉碳风险并通过低碳创新提高碳绩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连续出具......
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灰色聚类法(GCM)进行低碳创新风险的综合评估。实证分析说明,基于IAHP-GCM......
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可持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区域低碳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转变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以......
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繁荣,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人们......
智能化与低碳创新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智能化为低碳产业提供了创新环境和信息保障,低碳创新又成为城市智能化发展......
构建和传播城市的低碳创新形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传统粗放型城市形象、展现低碳城市新风貌的重要名片,是面向生态文明、推进......
本文对低碳城市进行了理论阐述,回顾当今国内外关于对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从资源供给、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大,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低碳城市规划和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在于低碳创新能力和低碳创新效率提升。从技术异质性和节能减排约束出发,构建纳入技术异......
11月18日上午,由国家节能中心、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节......
<正>为推动互联网与节能低碳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工作实现革命性的突破,7月1......
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研究了我国低碳创新研究的发文期刊、核心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以及低碳创新研究脉络演进和热点领域......
摘 要:新常态要求各区域发展低碳经济。为此,在计算衡阳市碳足迹的基础上,通过对衡阳市12个市、县、区2010—2014年相关数据的实证研......
利用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低碳专利数据,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测算,比较中国低碳创新的地区差异,并基......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
<正>2015年3月5日,《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创新理事会第七次政策对话会在环保部宣教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环境保护部万本太总......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低碳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并将低碳创新划分为渐进式低碳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低碳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基础,分别测算了2004—2010年黑龙江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黑龙江省的生态均衡状况分析得出,2004—2010年......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道路是以低碳创新为动力实现城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在"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情境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低碳创新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我国低碳创新......
气候变化是具有科学支撑的严肃事实,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巴黎协定》是国际合作......
江苏省镇江市几十年的重、化工业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市决策层决定从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型,在全国第一......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