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相关论文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一部穿越百年时空的电影《1921》同天上映。该片由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以中国共产党......
一百年前的7月,毛泽东与何叔衡一起来到上海,作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选派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与会期间,毛泽东被选为大会记录,健笔记......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这是何叔衡改编自陆游的一首诗,“忘家客”也是他一生革命历程......
夏明翰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928年3月2......
深入挖掘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和实践,对于当前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誉为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rn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
今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的6月底,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的13名党代表齐聚上海,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参加......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参会代表右: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
何叔衡,字玉衡,号琥璜.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一面务农,一面断断续续读了8年私塾.1902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县政......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
1934年秋是决定干部长征去留的关键时候。项英、陈毅等人确因工作需要和患病、负伤等原因,被决定留在苏区。......
何叔衡(1875-1935),中共一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名启璿,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早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
何叔衡烈士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耳熟能详,但是何叔衡烈士的亲侄何量澄烈士不要说对于我们,就是对于他的家乡父老,甚至对于他的同族后辈来......
1932年5月,有人向何叔衡举报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滥用职权,向群众摊派索要财物,利用地痞流氓欺压群众。 何叔衡不相信共产党内......
何叔衡(1876—1935年),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农民家庭,无产阶级革命家。1921年7月,他同毛泽东一起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何叔衡(1876—1935),湖南省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
学术界关于何叔衡担任湖南通俗书报编辑所所长的经过及其贡献已有不少论述,但是关于他任职和解职的时间以及解职原因,存在不同看法......
本文对何叔衡是不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他是不是提前退出了会议回了湖南,他是不是不懂马克思主义,而且又无工作表现等问题,进行......
<正>在险象环生、千难万阻的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将士们时时处处都伸出温暖的手,彼此关照,团结互助,患难与共,渡......
何叔衡是“一大”十三名代表中的年长者,他的长相也颇具特征:“矮敦结实、肩膀宽阔、长方形脸膛上留着黑胡子”。除此,何叔衡的个性最......
中国近、现代史上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女性,她们中有很多是同胞姐妹。这些同胞姐妹,有的出自名门望族,有的出自革命家庭。湖南宁乡的“何......
印刷完成于1921年冬的湖南宁乡《沩宁何氏族谱》,由何叔衡总纂,全38册。在“修谱名录·总纂”中,用的是他的字“玉衡”,而序言......
代表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党的一大的是毛泽东和何叔衡。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国内各......
在长沙任小学教员期间,熊瑾玎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常在一起探讨社会问题。后来,他在湖南通俗教育馆当会计,并参加办报和组织经营......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回顾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新民学会......
何叔衡的夫人袁少娥,1874年出生于宁乡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898年和何叔衡结婚。 袁少娥虽然不知书识字,但通情明事,在家侍奉......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举行。出席会议的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3人,他们是:......
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母校——永兴一中,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沧桑历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中,它的......
宁乡多山,山多林茂,宁乡也多水,境内沩水、乌江、楚江、靳江蜿蜒而过。山水养人,宁乡人才更多,尤其近代以来,“湖南学堂,宁乡为首”,渐成人......
【正】 可以大致归为五类。 其一,践约信念,奋斗终生。这其中包括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毛泽东参加“一大”期间虽然寡言深思,......
何叔衡是当时“一大”13名代表中的年长者,其个性最具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来自于他的父亲何绍春的言传身教。父亲何绍春以个人为榜样......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何绍春,母亲在叔衡5岁时便去世了。何叔衡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弟弟。1902......
1935年6月18日,清唱《国际歌》后,他直面枪口,微笑饮弹,年仅36岁。他的遗体被草草入殓,葬于荒岭之中,与之相伴的唯有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
一、从晚清秀才到革命家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构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丧母,七岁开始放牛、割草、砍柴。在1......
提起何叔衡时,只要略知中共党史的人都会知道此人的,因为他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中,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泽东思想最早的发源地,是人民军队最初的摇篮。湖南是当之无愧的红......
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到开国大典1921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对毛泽东参加“一大”的表现有两......
革命失利后战友的离别,心情是沉重的。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前夕,何叔衡邀战友林伯渠在......
期刊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人类史上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英雄壮举,是一首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远征史诗。......
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泽东思想最早的发源地。湖南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三湘大地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诞......
“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这是我最后叫你们‘同志’的一次……永别了,亲爱的朋友们!……永别了,美丽的世界!”这是瞿秋白在汀州狱中......
<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就义诗,字字带血、笔笔惊心。以诗观人,犹如见作者之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