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云相关论文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虽然它出现的范围较小,时间短,但其对农业、电力、通讯、交通等的危害巨大。人......
冰雹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冰雹云的发生发展具有突发性,移动迅速,生命史短等特点,目前,预报员多采用多普勒雷达回波的系列产品对其......
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云的发展过程具有突发性强、移动迅速、生命和周期短等特点。目前,预报员多采用多普勒雷......
冰雹作为一种具有较大破坏性的强对流天气,常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冰雹天气的识别预报一直都是气象研究人员......
利用内蒙古中部地区2013-2017年降雹天气发生时的闪电探测资料分析中部地区冰雹云闪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地区冰雹发生......
冰雹是气象灾害的主要灾害之一,冰雹云的自动识别一直是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的重点,目的就是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有效......
本文对2002年和2003年发生在山东省的两次成灾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天气学方法,利用MICAPS高空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
本文通过实况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2002年7月18日和2005年7月12日山东省西部出现的两次冰雹云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动......
分析了1987年5次降雹云系的云顶温度与地面雹雨分布特征,发现云顶温度达-55℃时,可引起张家口地区大面积的降雹且强度大、灾害重;......
应用二维冰雹云模式,模拟分析了渭干河灌区一次冰雹云过程的流场结构和云中含水量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并用1995年7~8月的......
分析了1997年到1999年在陕西省旬邑防雹实验区用3 cm雷达观测到的146块雷暴和雹暴云回波资料, 结果表明, 冰雹云和雷雨云的雷达回......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6年8月15日在湖北保康冰雹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还对AgI人工防雹过程......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2年8月16日石河子莫索湾片区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背景、云图演变,雷达反......
198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随中国气象专家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参观了苏联高山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气象研究所以及位于北高加索的防......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高炮和火箭两种催化工具进行人工防雹,但就如何提高这两种作业工具的有效性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作者利用三维冰雹......
根据 1994~ 2003年 10年玛纳斯人影雷达站、 148团雷达站及五家渠雷达站的资料,探寻了玛河流域冰雹云的生消演变规律和移动路径,对......
针对冰雹灾害多发的新疆天山西部地区,利用2007年和2008年5一10月14次MODIS卫星过境资料,选取共计45个云系样本数,进行冰雹云、强对流......
利用高空资料,对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参数和环境场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人工的观测。结果表明:降雹与雷达回波顶温度,回波强度,0~20度......
通过对冰雹云形成、演变、识别的解析,可以提高人们对冰雹云的认识,减少冰雹天气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提......
介绍了兰州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中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VIL产品资料的生成技术及其估测误差分析,并结合甘肃中部地......
根据气象台站的冰雹观测记录,针对冰雹灾害多发的西北地区东部,选取2001—2004年间14次NOAA卫星过境的AVHRR资料,共88个样本数,对......
2004年4月23日,江西中部和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分析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的天气形势和云图特征,并应......
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地面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法对福建2017—2020年33个冰雹云的闪电特征进......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通过对石河子垦区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冰雹云和雷雨云的类型判别的雷达参数......
1.怎样预测冰雹1.1听雷声 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
运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7-05-20夜间贵州省西南地区的一次降雹过程。分析了雹云的......
采用WRF模式与包含了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浓度和霰雹密度预报的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 Laboratory,国家......
用兴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复合体扫基数据作为原始资料,经WSR-88D提供的气象算法生成气象产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
摘要针对2008年6月23日北京地区出现的冰雹天气过程,结合再分析资料(NECP)分析此次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摘要利用兴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复合体扫基数据及气象产品风暴单体识别与跟踪SCIT,对发生在黔西南地区的2007~2008年的......
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发生在德国南部慕尼黑的一次混合型雹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云的雷达回波结构、过冷雨水区特征与实际雷达观测......
利用天水市713C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将冰雹云生命周期按回波强度35、40、45、50、55、60 dbz划分为6个演变阶段,求出相应阶段的冰......
根据不同云系的回波特征,确定雷达的测距和定位;介绍了雹云的雷达回波观测设计的基本方案和两种雹云观测方式。......
期刊
应用中科院大气所研制的三维弹性冰雹云模式,对2003年7月19日发生在苏北地区的一次冰雹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再结合天气形势、......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的加剧,各地冰雹灾害出现的机率明显增加,同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对应天气形势和地面实况,分析了2005年吉林省一次冷涡条件下冰雹云的回波顶高、强度、出现的......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完全弹性冰雹云模式的基础上,把雨滴冻结过程作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雨滴冻结成霰的过程.并利用改......
根据冰雹云RHI回波绘制了1996年6月10日多心冰雹雹云结构模型,计算了冰雹云回波参量演变特征。......
根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和MICAPS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综合分析2007年4月14日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发现有界......
冰雹云降雹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常常砸坏庄稼,损坏房屋、交通、通讯等设施。冰雹云降雹持续时间短、来势猛、速度快、破坏性强,为......
为了研究冰雹形成机制、催化防雹机制和通过数值试验获得冰雹云优化催化技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3维弹性冰雹云催化数值模......
利用石家庄2004年?2018年冰雹天气观探测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本地区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参量。通过对5月?......
通过ARPS/ADAS云分析系统将雷达反射率因子信息引入到模式的初始场中,并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2008年6月23日发生在北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