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特征相关论文
摘要 基于星地多源闪电观测数据,挖掘了以“闪电跃增”为商洛地区冰雹短临预警辅助指标的价值,对于商洛地区冰雹等强对流过程的初生......
摘 要:本文选取强对流过程为2004~2010年日闪电次数超过百次以上的闪电过程,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分析闽中南部闪电特征:在观测台站15km范......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4月5日发生在贵州中部一次多单体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演......
雷电是自然界中大气的放电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在大气中的雷电达31亿次,平均每秒钟约为100次。雷电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严重的......
总结了正极性地闪和双极性闪电的特征,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正地闪和双极性闪电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2007年6月7日发生在广州从化的正......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2008年6月28日太原地区一次致灾强雷暴过程的闪电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冰雹和暴雨混合性灾害......
利用北京地区ADTD地闪定位资料,分析了2008 2010年北京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正地闪次数占总地闪次数的6%,地闪的平均电流......
对1971年以来嘉兴雷暴日和近3a闪电定位仪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嘉兴地区雷暴日数有明显的11—12a的变化周期,且高峰期与低谷期间隔约为3......
[目的]防御和减少雷电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科学有效防范自然灾害风险。[方法]采用python 3.7、contourf函数作为统计分析方......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Himawari-8气象卫星数据、安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安......
利用甘肃中部地区和浙江地区的闪电定位资料,研究了闪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面和探空资料,分析了兰州和杭州附近地......
统计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云地闪电资料表明,武汉地区年平均云地闪电次数为45693次。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0%,平均负闪电强度为32......
利用中尺度起电放电模式以及卫星和闪电定位等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台风莫拉菲(2009)在登陆前后以及衰亡阶段的电荷结构及形成。结果......
利用重庆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的影响。......
利用2008-2011年甘肃和广东地区闪电定位仪资料,得到了两地闪电的时间变化特征、强度变化特征和闪电密度分布,并分析两地存在的差......
采用2007-2015年河南省ADTD闪电定位资料,分析河南省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闪电与海拔高度、城区、水体沼泽和丘陵旱地等不同下......
利用2004—2015年江西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变化对江西闪电特征的影......
利用重庆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的影响.结果......
利用湖北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记录的江汉平原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城市下垫面与3个城市外围平原下垫面的地闪数据,通过对地闪数据......
结合2009年6~8月份南京Doppler雷达资料和江苏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暴天气发展变化过程中探测到的闪电分布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顶......
利用闪电监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07年汛期强对流暴雨的闪电和雷达回波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大多数......
利用2009年6-8月南京Doppler雷达资料和江苏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活动过程与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特......
利用大连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和水库区划资料,结合水库区域闪电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水库区域闪电特征及......
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2007年4月24日广东省一次强对流过程,剖析了不同阶段的闪电特征和雷达回波的关系。结果表......
根据雷州半岛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利用布设在雷州半岛徐闻、遂溪两点的LD型闪电定位系统对雷州半岛的闪电进行观测,对雷州半岛7月份......
根据天津地区2008-2012年闪电监测资料和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天津地区闪电活动规律及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在未考虑下垫面的基础......
本文利用青海东部地区2010-2014年闪电监测资料, 对闪电频次、 密度和强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青海东部闪电以负地闪为主,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