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涡相关论文
本研究利用双偏振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7月6日和2021年4月30日江淮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FY-4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ECMWF细网格、GRAPES_MESO及NECP的1°×1°再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了2020年4月12日一次海上冷涡引起的华东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并重点探讨风力在舟......
初夏在华北冷涡影响下华北平原易出现局地、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此类局地性暴雨天气多以单次、多站点的短时暴雨为主,部分区域伴有......
为了研究冷涡与辽宁龙卷的关系,揭示冷涡背景下辽宁龙卷发生的特征,利用1951—2020年辽宁省龙卷观测和灾情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及0.25° ×0.25°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1月89日发生在......
2001年8月调查发现在钓鱼岛东北海域存在很强的冷水涌升现象,本文根据收集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冷水涌升过程,将其命名为‘钓鱼岛东......
摘要 基于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资料及NCEP 1°×1°每6 h再分析资料,分析2月14—16日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
海气相互作用是影响台风强度和结构的主要物理过程之一。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的WRF-POM海气耦合模式以及真实的海洋和大气条件,成功......
东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夏季是东北农作物的主要生长季,也是降水集中的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是影响东北地区粮食产......
飑线是排列成带状的多个雷暴单体或雷暴群构成的风向、风速发生突然转变得十分狭窄的强对流天气带,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有......
摘 要: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資料分析16年7月连续三天的雷雨天气,得出仅从天气形势分析暖区雷雨天气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结合雷达等新兴......
2019年8月6日20时至7日20时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出现暴雨,呼伦贝尔市农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为类似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黑潮冲击东海陆架的动力学效应可分解为两部分,即黑潮水直接入侵和黑潮强剪切作用。此文研究了东海陆架水对黑潮水直接入侵的动力......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等,分析2018年1月2-5日河南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形成过程.结果表明:500hPa中高纬度环流特点来看,......
本文利用Micaps数据资料和盘锦常规观测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等对2014年6月7日盘锦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气象分析资料和降雨量资料,对2009年6月8日-11日我国东北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降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本次降水过......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6月2日莱芜局地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表明:本......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V3.6)结合实测资料对2015年6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增雨作业条件进行研究,从不同尺度分析了天气条件、云宏......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泰州市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冷涡后......
用常规天气图、云图及单站探空资料,对1996年7月6日夜间到7日凌晨生成于渤海的由东北冷涡引发的强对流单体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运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6月24日鲁西北、鲁中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降雹过程是华北冷......
2010年5月29-30日和2012年6月12日山东半岛均出现由高空冷涡造成的强对流天气,但其强度和范围却差异较大。综合分析天气形势、探空......
统计了1984—1987年6—8月华北地区强对流云团的活动特征,并给出了这类云团的β尺度结构和地面天气模式。......
一、概述 今年夏季,我省气温基本正常,但降水分布却极不均匀。主要多雨区为沂蒙山区、泰山山系北侧和德州地区,6—8月总降雨量均在......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28-2011年1月1日山东半岛北部烟台、威海地区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认......
为对南海上层水温分布特征有一总体认识,利用气候平均的1°×1°网格的Levitus资料,分析了南海0-200m层共10个等深面上的季平均温度分布状......
通过对洛阳地区11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强对流天气分两类,并分别和不同的中尺度系统相联系.两类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不同的大尺......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资料,对山东半岛2005年、2008年、2010年的几次典型冷流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
以数值预报作为参考依据,对降水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分析得出,当有冷涡影响内蒙古通辽市时,降水强度较大,时间持续较长......
利用Micaps中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及物理量分析场对2015年2月20-24日的大到暴雪进行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的不断补充,高空......
1引言2007年1月29-31日,绥化市出现了一次大风降雪天气过程,降雪中心在绥化市的北林区降雪量为10 mm。望奎、庆安、绥棱降雪量为8-......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12月1日牡丹江出现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阶梯槽的形成和维持,为暴雪提......
2013年8月20日,漳州南部遭受一次强雷暴天气的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该文通过对雷暴发生前后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
对2007年8月8日和2008年7月16日在辽宁北部地区出现的2次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过程是典型的冷涡型的强对流天气......
东北冷涡暴雨一般发生在冷涡发展阶段,冷涡衰退阶段发生暴雨的几率不高,在日常业务预报中往往容易忽视冷涡衰退阶段暴雨的预报,容......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12月25~28日,牙克石市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
2015年6月10日~6月12日赤峰地区出现了一次高空冷涡影响下的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各个旗县区......
利用NCEP2.5°×2.5°格点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16~18日冷涡系统的生成发展、移动轨迹及其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冷涡影响下......
利用加密自动站、FY-4A卫星及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19年7月3日辽宁开原突发龙卷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涡减弱阶段,中纬......
内蒙古通辽市春季干旱少雨,十年九旱。通过利用高空、地面、云图、雷达等资料对该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降水过程,主......
以2009年初夏的两次冷涡天气过程为对象,应用吉林省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6小时1毅伊1毅再分析资料进行了对比......
2012年一月下旬,连续7天最低气温在-35.0度以下,是历史上少有的低温天气。本文通过对高空500hpa形势分析总结,低温的原因是:伊春一直受......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新巴尔虎左旗一次持续低温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
对辽宁省增雨办抓住2000年6月24日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在全省实施3架次飞机人工增雨催化作业,使影响区普降中-大雨过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