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高压相关论文
利用吉林省区域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数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和NCEP的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影响吉林省的两次相似路径台......
本文利用日本55年逐日再分析资料(JRA-55),对1958-2018年冬季乌拉尔山附近53次阻塞高压事件(简称乌阻)在维持过程中的能量收支特征进行......
本文基于1979-2018年ERA-Interim 330 K等熵面的位势涡度(PV)逐日资料,采用改进的Rossby波破碎(RWB)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北半球温带不......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事件与北半球冬季寒潮的联系,本文使用了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80年-......
学位
极地/欧亚遥相关型(POL型)是北半球主要的遥相关型之一,极地/欧亚遥相关型的界定早期主要基于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和月平均资料场,其......
Rossby波在平流层—对流层耦合系统中的垂直传播,对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天气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
1991年5月和1997年4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均发生了El Ni?o事件,但是1992年夏季黄淮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而1998年夏季却异常偏多。分析结果......
本文依据阻高活动的天气学特征给出阻高的定义标准。利用计算机程序对高度场、风场资料进行检索,得到相应时段内欧亚地区阻塞过程的......
该文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资料24年(1976~1999年)的逐日12h欧亚大陆(0°E~150°E,20°N~90°N)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
利用湿位势涡度,讨论了1998年7月东亚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的不同位置影响冷暖空气的活动路径进而决定暴雨发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当阻......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气象数据库的逐日500hPa高度场资料,确定了适合业务使用的北半球及关键区阻塞高压监测诊断方法.通过建立......
2007/2008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La Ni(n)a事件.本文根据NCAR/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La Ni(n)a气候背景下亚洲......
利用1979—2014年台站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主要存......
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场、西风环流指数、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方面,对2001年汛期强降水多发时段的中期天气特征进行了分......
2008年5月下旬末~6月18日,广东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龙舟水”袭击。通过分析这次长连续暴雨过程开始、持续和结束期的500hPa侯平......
分析2009年11月中旬广东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属于横槽转竖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使得冷空......
利用常规资料、NCEP/NCAR 2.5°×2.5°再分析日平均资料和FNL 1°×1°逐6 h日分析资料,分析了2003年9......
利用NCEP 500 hPa高度再分析格点资料,利用滤波及富氏谱方法,诊断分析了阻高形势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在阻塞形势出现和......
对南阳市2005年3月11日的暴雪、寒潮天气过程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转竖东移后,引导槽后强冷空气大举南下,是......
通过对2005年平顶山地区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中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分析发现:连阴雨天气不是由单一的天气系统形成的,从大尺度形势来看......
2006年和2007年夏季,重庆地区分别遭受大旱和大涝。利用这两年6—8月NCEP逐6h再分析资料,对其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对比分析发现,这两年......
利用1960-2018年6-7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同期中国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对江淮梅雨季亚洲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地理分布、关......
选用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7月25日-8月3日的一次东北亚阻塞高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数值对......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造成这次灾害的关键系统之一是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异常阻塞高压(阻高).基于NCEP再分......
对造成1998年特大洪涝的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110~150°E)异常偏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地区阻塞高压、......
文中建立了一个考虑斜压大气的超长波、长波与纬向气流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其中把热力强迫和摩擦耗散作为外参数,采用相轨线图、流......
利用NCEP的2.5°*2.5°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对2016年1月西藏大范围降温过程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表......
文章为了探究通辽地区大雪天气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等数据,对2015年2月20—2......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2003年淮河梅汛期亚洲中高纬地区......
用在欧洲堵住之间的一个二维的堵住索引,原因和效果关系(EB ) ,事件和诺思大西洋摆动(NAO ) 事件被调查。EB 事件频率被提高在上,这被......
2015年6月10日~6月12日赤峰地区出现了一次高空冷涡影响下的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各个旗县区......
通过2016年1月20-23日和1月31日-2月1日,江西2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红外云图、天气雷达产品,对暴雪天气系统的环流......
利用广东湛江195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海温资料,分析近67年湛江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对比分析1967......
以长江中游夏季1998年特大洪涝和2000年异常干旱为实例,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极涡,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面积指数等因子,进......
本文对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有两种 ,一种副高呈带状 ,即......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多种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27-29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
利用长江流域5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了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气温持续......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月湖南发生的罕见大范围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
利用1961—2010年共50 a的500 hPa欧亚地区历史天气图资料对江西省74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江西......
通过资料分析和诊断, 揭示了在2003年6~7月淮河流域暴雨期间, 西太平洋副高相对偏北并且呈现南北变化相对稳定、东西变化明显的特征......
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
文中利用1970~2001年NCEP再分析500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的天气学定义,采用客观统计方法检索出近32a亚欧中高纬度392个阻塞......
为了对今后“低温阴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单站要素资料对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
2005年之后东亚冬季风连续7年强度偏强,而2013/2014年冬季,东亚冬季风强度突然由强转弱,原因可能与前期秋季北极海冰的异常有关,受......
对2002年12月下旬宁夏持续低温天气的环流和影响系统演变、高低层平均环流场及距平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12月......
利用1952--2004年6—8月NCEP/NCAR逐日500hPa高度资料及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对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