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断代相关论文
回鹘石窟是敦煌晚期石窟之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些石窟的关注,是最近三十余年之事。早期学界对敦煌回鹘石窟的划分受时代、资料、人力......
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研究,是近年敦煌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敦煌西夏时期洞窟的分期,虽几经修订,仍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关于......
第11窟是云冈有纪年造像最多的一个洞窟。东壁太和七年(483)题记,是云冈保存至今文字最多、时间最早的造像题记,也是云冈早期窟与中......
胶东地区是山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独立起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铜器作为文明起源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
地处环成都平原西侧边缘的荥经,是战国秦汉时期以来极具特色的交通重镇和民族聚居区,多种考古学文化因素在此碰撞、融合,致使荥经战国......
通过对干支字演变的比较研究,发现花东甲骨文天干字中的"戊"(■)和地支字中的"寅"(■)、"申"(■、"戌"(■)与甲骨文第一期到第五期......
经实地调查,延安地区共发现宋金石窟81处、136座窟(龛)。本论文主要利用考古学、文献学、艺术史学及图像学的基本方法,对延安宋金......
蒜头壶作为一种壶式,以壶口装饰蒜形饰得名,是一种盛酒或水的器物,其材质以陶、铜为主。作为秦人样式独特的器物,仅埋藏于秦人以及......
林活先生以字体为标准,指出《甲骨文合集》第四期卜旬辞一部分应上移到第三期,以消除卜旬辞分期的奇特现象。其实,《合集》没有错误。......
【正】 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在小屯南地发现了卜骨、卜甲7150片:其中卜骨7040片(内有刻辞的4761片),卜甲110......
<正>2007年11月,收到李朝远先生寄赠的《青铜器学步集》,阅读这部400多页的论文集,很惊讶他在承担一个中国大博物馆的行政工作时,......
李学勤提出“历组”卜辞提前论后,为了摆脱“历组”卜辞在地层上遇到的困境,就提出殷墟甲骨发展的“两系说”。为了解释“两系说”......
期刊
厉宣时期是西周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厉宣二王在位的这一时期代表并主导了西周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的发展方向。以厉宣器......
青铜觯是主要流行于晚商、西周早期的一类重要青铜酒器。本文在分析青铜觯的分布以及总结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分布特点先论......
<正> 为了教师在讲授商代历史备课时参考,以提高学生对商代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商代“甲骨文”的感性认识,我们曾在本刊197......
期刊
能仁寺石窟地处四川眉山仁寿县中农乡能仁村,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小龛窟25龛,碑刻题记10则,自西向东......
<正> 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科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功用不同,在考古研究的不同领域里,二者作用大......
通过对战国中期魏国兵器资料的综合考察可以看出,魏惠王时期的铭文中开始出现了纪年数字,当时"地名"、"地名+库(府)"、"工帀+冶"和......
青铜盉器形源自陶盉,自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开始出现,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尤以商周为最多,在先秦墓葬的礼器组合中具有重......
商末周初时期是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商王朝走向灭亡,西周王朝刚刚建立的时期,商、周两种文化在此交汇、更替和传承,表现在青......
楚系铭文是指铸刻在楚国或深受楚文化影响的其它诸侯列国所铸造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据现有出土资料,其起止时间上承西周中晚期,下迄秦灭......
王世民等的《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西周青铜器分期研究》是工程课题之一。该文选出铭文中王年、月序、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铜......
本文从学术史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对石窟艺术史研究的影响,并以阎文儒和金维诺两位先生的研究为例......
<正> 一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研究中,西周青铜器最受人关注。原因在于西周青铜器的特殊性,即这一时期青铜器上多铸有铭文,而......
<正>众所周知,以考古类型学来考察一件器物年代,只能划定其使用的上下限,器物流行时间锁定在一段区间之内,无法直接得出确切的数值......
青铜卣是商周时期主要的盛酒器之一,在青铜礼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类型学理论对考古发掘出土的157件青铜卣和传世的59......
青铜鬲是中国青铜时代主要的炊食器之一,作为礼器承载着先秦礼制的重要内容,在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自商代早期开始出......
族徽文字是研究商周社会家族结构、家族形态、族氏关系以及文化礼俗的重要资料,但由于材料零碎分散、考释不易、分期断代困难,目前对......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三位先生合撰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以下简称《分期》)一书,已由文......
期刊
本文以《天马-曲村》报告中的47座青铜礼器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陶器、铜戈等的分期,结合原报告以青铜鼎和簋的变化为标准进行......
滕州前掌大墓地位于山东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村,以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墓葬遗存为主。本文以已发表材料为据,以考古学问题为导向,......
吐鲁番地区4世纪的石窟或已被破坏殆尽,或被后期石窟完全重新改造利用,现存的早期石窟年代为5世纪至8世纪,根据石窟形制和壁画题材......
【正】 一、序 上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899年的一天,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之事:一位古董商人从河南安阳携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