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特性相关论文
直播稻在实际生产中以机械直播和人工撒播为主,而氮肥运筹方式以及播量的选择尚未存在完善的理论支撑。因此在本研究从播种方式、......
小麦等农作物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性状、生育期、抗逆性等)和品质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作物性状QTL定位使用......
为探讨春小麦稀植栽培可行性及稀植栽培条件下品种特性变化规律,本试验选用11个黑龙江省生产实践中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系),设置3个......
通过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5个具有不同分蘖能力的小麦品种(系)的群体动态变化特点,分析了不同阶段对群体动态有显著影......
旨在明确盐胁迫下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及其优势叶位,为沿海滩涂水稻高产栽培的分蘖合理利用与调控提供依据.以江苏沿海滩涂大面......
以江苏江淮地区主栽超级稻品种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对分蘖跟踪挂牌,研究了机插稻分蘖的发生、成穗特性以及......
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以超级稻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比较研......
①品种成穗分蘖主要是1级和2级分蘖,即由Ⅰ、Ⅱ、Ⅲ、Ⅰ_p、Ⅳ、Ⅰ_1、Ⅱ_p、Ⅱ_1等蘖位构成;3级分蘖几乎不能成穗。②高产品种2级分蘖成穗具有较......
论述了甜高粱分蘖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分蘖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状况的影响,归纳了不同影响因素与甜高粱分蘖特性之间的关系,展......
观察了席草东选1号秋繁留种阶段的分蘖特性.结果表明,8月是返青成活期,丛苗数增长缓慢,进入9月分蘖速度开始加快,10~11月为分蘖快速......
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追踪观察了21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生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25 d,历4个出叶周期;......
以新株型(NPT)水稻为供试材料,特青和汕优63为对照,从分蘖动态与形态解剖特征对NPT水稻分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T水稻具有分......
在基础地力、总施氮量和穗期用氮量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蘖肥配比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分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以田间试验研究了秧苗抛栽叶龄对杂交稻分蘖特性及成穗质量的影响,探讨了高叶龄抛栽杂交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高叶龄抛栽......
分蘖可使作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冬季低温和干旱)和比较有利的条件下调节茎数.高分蘖力通常被认为是江淮地区小麦生产的一个有利......
稀植栽培的种植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优势为,能够提高水稻的耐寒和抗病性能,并且种植过程节省水资源、节省工时等。运用该技术,在旱......
以黑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空育131为对象,利用不同的肥密处理方式,创造结构和产量不同的群体.结果表明,空育131产量构成要......
为精确定量机插晚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3个晚稻(H优518、H优159和五优308)高产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晚稻......
相同栽培条件下,丰优香占秧苗素质不如汕优63,分蘖发生势弱于汕优63,表现为分蘖发生蘖位比汕优63少5个左右,相同蘖位分蘖发生率比......
试验研究比较了5种农家栽培薏苡与5种野生薏苡在株高、日生长速度和分蘖动态上的异同。日生长速度与株高测定结果表明,农家薏苡中,......
实验通过对3种冰草3年连续的分蘖观察,了解了冰草的分蘖特性、总结冰草分蘖规律,得出冰草在全年生长中具有两个明显的分蘖高峰,并以果......
<正> 为了探索早稻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笔者从1980年开始就结合苗情观察对早稻的分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蘖特性和穗分化的规......
<正> 一、试验情况 (一)试验目的:在于摸索中茬口早稻不同苗龄期移栽的分蘖特性及成穗规律。为中茬口早稻丰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分析了水稻机插与直播、抛秧、人工手插的分蘖特性和产量差异,指出机插稻的高产优势源于其宽行窄距的定量栽培模式.......
选择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品种各8个,研究宽窄行和等行机插秧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缓苗期的长短与插秧机......
设置喷施控蘖剂和喷清水(对照)2种方式,系统研究了控蘖剂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成穗、生长发育、籽粒灌浆、内源激素变化、产量品质及其......
通过水稻秧田期单位面积秧苗数与秧龄对秧田分蘖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规范了扁蒲秧、带蘖秧、多蘖秧、超多蘖秧和特多蘖秧的带蘖内涵,并......
为研究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前期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而探讨耕作措施对减缓该区域季节性干旱对小麦前期生长负面影响的......
本研究针对水稻钵苗机械化育、插秧发展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于2011~2013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以及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
2012~2013年以F优498为材料,在郫县古城镇花牌村基地(30°52’N,103°55’E)进行了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穴苗数......
为研究不同机械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以常规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与杂交粳稻甬优2638、甬优7号为材料,在江苏稻麦两......
为探明不同播期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以F优498为材料,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 研究了早播与迟播2个处理......
以田间表现优异的3份老芒麦(E.sibiricus)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老芒麦地上分蘖数与不同土壤分层中的根系重、根系长及根系密度之间......
2008~2009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设置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在江苏苏南太湖稻区常熟市(N31.4......
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
为了给冀中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生产试验,在适期播种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
以辽宁省近年来育成水稻新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分蘖特性与物质生产和分配及产量结构关系的结果,分蘖特性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与物质生......
以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为试材,四叶一心期带蘖小苗移栽,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形成超高产(>13.0 t hm–2)和高产(>12.0 t hm–2)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