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份额相关论文
摘 要: 提升劳动份额、缩小收入差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运用1998-2018年全国数据和各省相......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收入分配的讨论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展开。宏观的分配问题即要素收入分配问题,......
学位
本文以劳动份额为研究对象,主要以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为基础,以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变化情......
摘要:劳动份额下降的现实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重视,现有研究在劳动份额下降的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关于劳动份额影响因素的有两条......
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离开不了居民消费需求,而资本份额对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动态形成机制存在着很深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资本份额的相......
该文从功能收入分配的视角考察了1870年以来美国收入分配的变化.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劳动份额从1870年的50%上升到2009年的71.6%;同......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改善民生的作用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此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几年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多,大家......
对生产要素分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唯象分析.首先运用数学方法证明,在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增长率的条件下,提高劳动份额,......
运用产出增长率模型对湛江的主要行业的增长率和劳动份额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湛江经济增长不均衡及其经济增长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
选取1990~2010年我国劳动份额数据,运用VECM模型探析劳动份额与产业结构的协整关系并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劳动份额与产业......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从微观层面运用面板三重差分模型(DDD)对增值税转型的效果进行了测算,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降低了劳动份......
在这篇扩展的匿名审稿报告中,我们先主要针对原文中标准RBC模型对于中国数据的拟合能力以及原文作者拟合实际经济所采用的方法提出......
笔者利用1993年~2009年间各省数据,对1993年~2009年、2002年~2009年、1993年~2001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份......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关于劳动份额变动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学术界分别从长期、中期与短期的角度,围绕资本产出比率、部门......
为了发现劳动份额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以及投资品的价格有密切关系。通过新凯恩斯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
在经济学领域,收入分配是个永恒的主题。收入分配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性分配和规模性分配。前者的研究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者收入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关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成因的说法纷繁复杂,既有发展模......
近半个世纪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波动特征,这与"卡尔多程式化事实"不符,由此引发了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争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下降明显。大多数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也呈下降趋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明......
初次收入分配的劳动份额通常随经济持续增长呈现一种U型变动的趋势。然而,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劳动份额呈现出一个前期稳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从行业视角对中国的劳动份额及其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与当前普遍认为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看法不同,近年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
围绕双重异质性条件下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如何演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本文将在回顾......
用1993~2009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居民劳动收入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统计口径变化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居民劳动收入呈现出"U"型规律,劳动......
通过建立一个两个产业三个部门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劳动份额的演进会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规律,但u型曲线的......
尽快扭转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发达国家自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近150年的数据表明,劳动份额......
中国劳动份额波动与生产率波动、产出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中国劳动份额具有逆周期波动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生产率......
期刊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处于较低水平。劳动份额偏低是劳动者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表现,而此种能力取决于一系列制度因素:劳动力......
社会上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社会工资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值得探讨。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重温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共产主义的深刻论述,不仅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纪念,也有助于我们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劳动份额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劳动者报酬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劳动份额问题得到了广......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由此来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长时间下降的深层次原因......
要素市场分割是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不但影响经济增长,也影响收入分配。本文通过一个基于市场分割的新古......
本文综合利用UNSD、BEA和NBS的国民核算资料,对中外初次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的内在特点及动态演进规律。......
在改革和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劳动者从整体上缺乏议价能力,工资水平无法随着经济增长同比例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因而趋向下降。基于世......
2007年,中国劳动份额结束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下降趋势,开始转入上升轨道。针对这一现象,依托于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
通过对微观企业的考察,发现劳动份额与资本回报、投资以及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
企业微观层面的三个利益相关方——政府、投资者(包括股东与债权人)和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体现为税、资本收益和劳动所得三者之......
一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仅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和结果,而且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
学位
要素分配是收入分配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政策价值。劳动份额演进特征,集中反映收入分配随经济发展的内在关......
劳动份额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获得的收入份额,也叫劳动报酬比重或者劳动收入份额,简称劳动份额。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当下重要问题之一。外部结构失衡体现于过高的贸易顺差,内部失衡的表现则是居民消费比例过低。对于中国结构调......
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演变的一般规律,以及当前导致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不断下降的结构性因素。本......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收入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