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土相关论文
化妆土的应用最初是为光洁陶瓷坯体,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化妆土的应......
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宋代北方民窑体系的陶瓷纹绘装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从单一釉色装饰向彩绘装饰的过渡,为中国彩瓷的发展准备了工......
摘 要:陶艺创作中,化妆土常被作为有力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应用在艺术创作上。本文从多个维度对化妆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化......
2007年5月,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都江堰市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队对玉堂窑遗址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小范围的试掘。在......
笔者喜欢收藏老窑瓷器,比如这两件宋代磁州窑瓷塑仕女,应是当时的儿童玩具,其上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较其他类型瓷器更有意义。首先是......
公兴镇位于双流县中部、府河西岸的牧马山台地,西北方向距双流县城约11千米,北距成都市区约14千米,东距华阳镇约6千米,牧华路、双......
绞胎陶瓷是唐宋时期陶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品种。自从二十年代钜鹿县遗址发现绞胎瓷以来,在各地的唐宋墓葬,居住遗址和窑址出土的胶......
玉堂窑遗址位于都江堰市西南的玉堂镇凤歧村(图一)。197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灌县文物管理所曾对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小范围的......
玉堂窑17号窑包位于都江堰市玉堂窑遗址的中心区域,是在2007年对玉堂窑进行全面的考古地面调查中发现的新的窑包,现存面积5100平方......
辽宁法库叶茂台,是辽代萧氏后族一处重要的家族墓地所在,经过发掘的墓葬有M2、M5、M7、M8、M9、M16(萧义墓)、M19、M22多座。近年......
彭尚贤夫妻合葬墓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人民路镇政府东150米处,北靠鹿鸣山,西近迎风岭,坐北面南,为砖石结构,青砖砌墙铺地,平面呈长方......
辽阳金正隆五年瓷质“明堂之券”,系1999年公安机关打击文物走私所获,后移交辽宁省博物馆。在金代地券中,额署“明堂之券”者尚属首例......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品种。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在白瓷釉面上以多种彩料装饰瓷器的开始,它的出现使......
仔细梳理世界陶瓷史,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世界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过程。比如举世闻名......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由于缺乏同代文献资料记载,后代文献相隔时空长而且常有传说推测的成分,有的还相互矛盾,莫衷一是,至......
素可泰窑的基本烧造情况 提及泰国陶瓷,自然联想到泰国名窑“宋加洛”。国内普遍将位于泰国中部西萨差那莱古城生产的陶瓷称为“......
辽阳江官屯窑是辽金时期能生产众多产品的综合性民间窑场,遗址位于今辽阳市东30公里太子河南岸的江官屯,它的北岸斜对面就是唐代白......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
【摘要】马口窑是湖北重要的民间制陶窑口,素以生产具有实用性和日用性的民艺器具见长,装饰纹样颇具民俗气息。本文围绕马口窑“状元......
“风花雪月”瓶出土于郑州罗庄墓。从外观上看,瓶高28厘米,瓶口4厘米,有短颈,鼓腹50厘米。短颈周边穿有四系,蜷曲的形态似工匠随......
剔花瓷器风格纯朴清新,图案气象浑穆,线条遒劲有力,给人以古朴奔放之美感,散发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我国陶瓷文化中一支奇葩。剔花是......
四、几种剔粉与黑彩结合装饰的传播与影响金代,是剔粉与黑彩结合的装饰工艺最为丰富多彩,最为成熟的时期。黑剔花、剔粉填黑彩、黑......
目的 研究耀州窑唐代、五代、北宋和金代青瓷的胎、釉以及胎釉之间白色的化妆土和中间层的化学组成.方法 采用具有微区分析功能的......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比观察了耀州窑北宋青瓷白色中间层和唐代、五代青瓷化妆土之间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在体视显微镜......
安吉上马山汉代土墩墓墓群出土众多江东类型高温釉原始瓷器,SEM-EDS (能谱-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其中部分样品的胎体外表面施有含钾......
景德镇历尧村月山坞窑窑址所采集到的元代枢府瓷标本,其剔刻化妆土工艺于枢府瓷中应用,尚未见相关资料著录,故对此研究具有意义。......
宜兴精陶陈设艺术品经过探索和创新,寻找了适合自身材质特点的装饰语言和装饰手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陈设艺术品,本文简述......
扬州大东门街基建工地唐代排水沟等遗迹的发现和初步研究王勤金扬州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基建大楼工地位于扬州老城区中心部位,北临大东......
论述了化妆土的函义、作用与种类.提出了化妆土的技术要求.以生产实际例子说明了化妆土在黄灰色墙面砖和红坯体无光釉地砖中的应用......
同为服务于广大社会层面的典型民窑,马口窑与磁州窑一脉相承,深受其影响,广泛吸收并借鉴了磁州窑就地取材、粗胎细作、拉坯成型、......
磁州窑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磁州窑历史,成就及特点,与南方窑口的对比和......
对秦皇岛某企业的红土砖进行了化妆土基础配方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950℃~1000℃范围烧成效果较好。探讨了紫色化妆土配方中色料的用......
1954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宋墓中出土了一件白釉黑花孩儿蹴鞠瓷枕,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瓷枕长30厘米、宽18.5厘米、高10.8厘米,为磁州......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对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窑炉、灰坑等,其中Y1、Y10两座窑......
磁州窑创烧于宋代早期,在宋末达到鼎盛,金、元、明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宋代早期,磁州......
本文主要研究磁州窑系器物与粉青沙器装饰的异同,分析了两者的化妆土使用的原因、装饰技法、纹样。通过研究磁州窑系器物与粉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