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气相关论文
风药即“药类法象”中的“风升生”药,具有上升外浮、发散疏达等特点.风药的运用贯穿了《东垣试效方》的始终,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
夫人之一身,以脾胃之气为本,脾气旺则五脏受荫,脾气伤则百病丛生,故李东垣在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李氏认为,不少脏腑功能......
导师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学验颇丰.现将曾老师治疗阳虚失眠的经验小结如下.1 失眠概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目的:探讨升阳益气汤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
期刊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选自本院中风病区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经本院CT诊断,其中脑梗塞......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胆经,功用疏肝解郁,升阳举气,和解退热,临床应用甚广。本文从退热、调经、解郁、益气、除湿等方面对其进......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代表作,将《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形成脾胃内伤论。治疗上重......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脾胃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虚发热、脾虚下......
针对临床反复发作的聚合型痤疮患者多表现为脾胃虛弱、湿热内蕴、外郁肌肤的病机特点,主张从《脾胃论》升阳益气法治疗聚合型痤疮......
<正> 何谓甘温除热法?乃用辛甘性温之药物以益气升阳,辅以微寒之品以泻阴火者,谓之甘温除热也。此法为金元时代李杲根据《内经》“......
<正> 笔者随许子建老师应诊,在处理久发虚热之证中,许老运用“甘温除热”法而获得满意效果。兹就个人笔录所得,摘抄几则,并略加体......
低热的治疗,若湿蕴中焦,则以宣化畅中为主;久热伤阴,则以甘凉濡润为要;气虚低热,须升阳益气;阳虚低热,宜温阳圃本以除标。......
<正>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中极为宝贵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导源于《内经》,阐明于金元,到李东垣著述《脾胃论》之后,......
目的:观察升阳益气、固肾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升阳益气、固肾化瘀中药组方配合水蛭、冬虫夏草、五倍子......
王正宇副教授(1909——1982)陕西歧山人,王老博学多才,有很好的文学素养.中年时代开始自学中医,治学态度严谨,学有成效。对祖国古......
<正> 张××,女,10个月,本厂职工子女。患儿素体虚弱,平常容易感冒、发热或腹泻不食。四十天前患“幼儿急疹”,持续高热(体温39.5......
<正> 一、肾亏阳萎马××,男,24岁,社员。1978年2月1日初诊。自述阳事不举已五个月。早年滑遗交作,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乏力,形寒......
罗天益(约1220—1290年)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果(1180-1251年)的入室弟子。在罗氏与李氏的医案中,记载了两组师徒二人治疗同一患者的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