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益相关论文
罗天益所撰《卫生宝鉴》应成书于1283年春。成书于1281年之说,是据《砚坚序》的错误推理;成书于1343年之说,是对《王恽序》"至元癸未......
李东垣,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被称为“脾土派”之祖。他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后世医学界都......
独处并非等于孤独,独处是一种特有的休闲方式,对身心健康有着特殊的作用。独处之际,没有应酬,主权归己,拥有一片清静,是读书学习的佳境;独......
目的:为探讨元代著名医家罗天益在医学成就,全面研究《卫生宝鉴》的学术思想,开发其多元化的临床治疗手段,发挥脾胃理论对治疗后天......
罗天益,元代医家,习于东垣、汉卿,针技超群,医德高尚,善以临床为本,针灸药合用,以大针开泄之法清泻瘀热,以艾灸之法温补脾胃,其临床经验启发......
对《罗谦甫治验案》的整理研究发现:裘庆元辑编的《罗谦甫治验案》有部分内容不见于今之《卫生宝鉴》《名医类案》,或《罗谦甫治验......
《卫生宝鉴》是由罗天益所撰写,主要记载了罗天益长期临床诊治患者的医案及经验心得。书中含有大量的丸剂散剂,其在丸剂的制作、送......
本文在养生成为潮流的今天,探讨“未病”阶段如何防治,并针对把中医“治未病”误解为未病而治、而在无病时就治疗服药的错误做法进......
对《罗谦甫治验案》版本的考据研究发现,裘庆元辑编《罗谦甫治验案》所据的《卫生宝鉴》家藏抄本,与现在流行《卫生宝鉴》版本,不是同......
罗天益是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理论传承的一位重要医家,其辨治妇人病的学术思想是对其师东垣先生脾胃论思想在妇科的运用和发展,可概括为......
罗天益(约公元1220—1290年),字谦甫,号容斋,易水学派骨干,东垣李明之的入室弟子,元代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县)人。罗天益对《内经》有......
中医饮食损伤分治理论,始于《内经》。金元医家李东垣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及自己临证经验,明确提出饮食损伤当分而治之,即分为饮伤、食......
罗天益为元代著名医学大家,勤而好学,师从李东垣学医十年,深得其真传。后又多处拜师,曾从窦太师学习针法。《卫生宝鉴》是罗天益的代表......
金代真定府李东垣医高术精,是金元四大家中的佼佼者。拜他为师学医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弟子罗天益学业有成,深受李东垣的赏识。罗天益入......
时间医学是医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及传统医学规律,是祖国医学最具特色的方面之一。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
《卫生宝鉴》为元代罗天益(约1220-1290年)所撰,内容包括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四个部分,涉及内、外、妇、儿各科,......
"因时制宜"防治疾病的学术思想,早在《内经》中已得到系统的论述,通过对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的系统考述与探讨,发现天益在养生......
罗天益师承李东垣,二者均为易水学派代表医家。以李东垣脾胃内伤的饮食和劳倦两大病因为基础,罗天益首次增补完善为饮伤、食伤和劳......
元朝时,有个叫魏敬甫的人,他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因为见到僧人念咒摩顶做法事而受到惊吓,突然出现了惊恐抽搐、喉中发声、两目上视、......
元代医家罗天益,精研《内经》《伤寒杂病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其代表作《卫生宝鉴》,书中有关针灸的记载,反映罗天益针灸......
目的:本文以罗天益和《卫生宝鉴》等资料为研究对象,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借鉴价值,也为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条有益的思路......
在祖国医学这个伟大宝库中,方剂浩如烟海,其方名相同而药物组成不同的方剂也很多。某些方剂首见何书,前后不一,使学者莫衷一是,反......
<正> 金元医家具有代表性者,分易州学派与河间学派,其师承系统前者有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后者有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
目的: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是易水学派发展早期的代表医家,其中,罗天益上承张元素、李东垣之学,后启明清温补之派,为易......
李东垣逝后,其晚年亲炙弟子罗天益服务乡梓,声名远播,1252年受到蒙元政权征召,于1253年春赴六盘山。自1256年至1260年蒙元政权多次......
罗天益是金元时期重要医家,其生年的下限不能晚于1219年,约在1214年秋至1219年之间,卒年的上限不能早于1288年9月,享年至少应在69......
<正> 我国医学史上所称述的“易州张氏学”,系指宋(金)元时代的张元素(洁古)、元素之子张璧(云岐子)、弟子李杲(东垣)、王好古(海......
通过探讨《卫生宝鉴》中两则加减泻白散的应用,说明罗天益在对古方的化裁应用方面的独到之处,其辨证精当,加减适宜。不愧为东垣老......
号“斋”名医琐谈张鸣钟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医学家@杨士瀛@罗天益@戴思恭@楼英@王纶@万全@薛已@吴有性@肖士熏@王士雄古代医家以“斋”为号者......
元代医家罗天益,精研《内经》《伤寒杂病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其代表作《卫生宝鉴》,其对脾胃病辨治继承了其师李杲的脾胃......
本文就易水学派在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病病因病机、病理变化、治疗用药、预防学思想等方面深入探讨,全面阐述了易水学派脾胃学说的理......
<正> 罗天益,字谦甫,今河北省人,元代医家,曾为太医。著有《卫生宝鉴》一书,其特点是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针......
罗天益作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秉承李东垣之学,博采众方,其在中风论治时首倡中脏腑与中经络之不同,将脏腑病机与六经辨证相结合,......
探讨易水学派弟子罗天益在易水学派药性理论及东垣治疗脾胃病益气升阳用药法度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用药重在甘辛温补,并在临床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