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研制相关论文
4月23日,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产业发展与商业航天国际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论坛以"创新机遇稳步发展"为主题,探讨火箭制造、卫......
CAST小卫星是国内小卫星家族中的主要成员,随机振动是CAST平台小卫星的特点。通过10年并十几颗CAST小卫星研制,逐渐积累了一些具......
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戚发轫自1957年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的40年间,不仅亲自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
通信卫星一般需运行在360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所以对火箭和卫星的要求都很高,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和发......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个航天事业,特别是卫星研制工作受到很大打击,与西方的技术差距拉大.但作为实力强大的航天大国,俄不会甘心......
积极推动卫星应用工作rn早在我国卫星研制的初期,杨先生基于对全球航天科技事业发展的考虑,就对我国的应用卫星予以了极大的关注.2......
□□2009年7月28-29日,30名来自北京、天津、湖北、哈尔滨、浙江、昆明、河北等地的青少年代表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rn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于1958年5月胜利召开了.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两次提到卫星问题.他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全电推进卫星是指星箭分离后完全依靠电推进系统变轨进入工作轨道,且入轨后位置保持也采用电推进系统的卫星。2012年3月,波音公司(......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完整配套的航天工业体系,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轨稳定运行的各类卫星130余颗.当前,我......
针对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持续性大范围高污染天气,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总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等单位参加的风云四号卫星......
近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二期一颗卫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实现整星数字化三维模型下厂,这对该院提升导航卫星批产研制能力、承担......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上卫所”)创建于1969年12月,是我国卫星研制、研发的总体所之一,是我国气象卫星的“摇篮”,是我国......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发射升空! 13分钟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始建于1956年10月11日,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主要从......
21世纪人才已成为第一资源,对于正在大力推进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而言,吸引高层次人才、构筑人才高地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在200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有两个科学家和一个研发团队.科学家是钱学森和闵恩泽,研发团队是“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集体.rn......
...
1984年4月8日在我国西昌试验发射场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二颗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该星经渭南测控中心及所属各地测控站进......
2013年9月3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对北斗二号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以下简称"通信卫星事业部"),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于2008年7月18日在北......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
制定太空科技计划与大陆科学家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的台湾科学家也心怀飞天的梦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中国大陆发射升空第一颗"东......
翻开我国航天事业这本浩若烟海的大书,"东方红一号"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座丰碑,被无数文人墨客予以不同形式的表达和致敬。在这......
2015年中秋前夕,三颗名为“上科大二号”(STU-2)的立方星飞向太空,并成功向地面传回数据.这是我国首批依照国际标准研制发射的立方星......
2014年8月19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
截至2014年8月16日,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三周年,三年多的实践证明,该卫星观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定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卫星的使命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
说起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总会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王希季院士。王院士是我国空间技术与返回技术......
近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二期一颗卫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成功实现整星数字化三维模型下厂,这对该院提升导航卫星批产研制能力......
KT8000通用自动测试平台作为“嫦娥一号”卫星GNC测试系统,首次实现了奔月轨道及其控制的高精度仿真,“嫦娥一号”探月的成功,标志着......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各个行业的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然而通信卫星制造业却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2008年全球共签下23......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小卫星研制企业,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功研制发射包括出口型号在内的近......
随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迅速发展,遥感卫星产业面临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日趋迫切,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借鉴相关成功经验。卫星运......
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应用卫星研制开始逐步按体系形成规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组网成功,标志着中国自主可控的空间基......
一、引言"航天"与"商业"成为一个词组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特别是在2015年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商业化元年,到处都在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讨论航......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成都举行,据介绍,到2030年成都将实现卫星导航相关产业营收规模3000亿元,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
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卫星应用的手段与基础,是体现卫星效能,获取其收益的重要保证。地面应用......
近年来,需求牵引和技术创新驱动使得小卫星及微小卫星星座组网迅猛发展。多颗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卫星共用一枚运载火箭的"一箭多星"......